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í

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周武王灭商,封商汤后裔于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姓。这一支黎姓人家,被认为是黎姓正宗,后成了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黎姓,即为河南洛阳黎氏。

黎氏早期发源于今山西黎城县东北。战国时,黎姓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时期,黎姓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昌盛。明朝时期,有山西洪洞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氏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今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

黎姓历史人物有黎子云,宋代人,家贫但好学,与苏轼友善。常与弟携酒见苏轼,苏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黎民怀,明代著名诗画家,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黎锦熙,现代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一生致力于语言学的教育研究工作,对现代汉语学科体系的建立贡献很大。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

黎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六十二位。


【源】 ①系自子姓。周武王封汤后于黎(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黎侯丰舒之后,有黎氏、犁氏,见《风俗通》(1,6,9,12,17)。②北魏时改素黎氏为黎氏(60,62,70)。③古代九黎之后(17,69)。④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一为黎(65)。⑤京(104)、黎(216)、满(344)、壮(109)、瑶(118)、土家(387)、回、苗等民族均有此姓。 【变】 亦作〔��〕、〔��〕(17)。 【望】 九真、宋城、京兆、河南(6,17,418)。 【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8%,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67%。 【人】 黎朱苍,汉时长沙相,封軑侯(11,21)。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黄骅,山东之鱼台、平度,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邱北、陇川,四川之合江、峨边等地均有。汉、满、黎、藏、彝、壮、瑶、京、畲、布依、仡佬、独龙、拉祜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郑樵“黎氏有三: 子姓之后,以国为氏; 齐大夫黎弥、黎且,以邑为氏; 又,后魏素嵇氏改为黎氏。”——① “ (黎) 字亦作 ‘犁’,子姓,侯爵。商时诸侯。《风俗通》 云: ‘九黎之后’。《尚书》: ‘西伯戡黎’。亦见《毛诗》。今潞州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其地。”② “又,齐有大夫黎弥、黎且者。(黎),即齐之黎邑也。此以邑命氏者。” ③ “又,有素嵇氏改为黎,虏姓也。” 《中国姓氏大全》 称: “古有黎国(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曾为锡伯族(史称 ‘西伯’) 平定,其子孙以国为氏。” “西伯” 而以为“锡伯族”,误矣。《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云: “西伯戡黎,武王复以封汤后,黎侯丰舒之后有黎氏、犁氏。”可知“西伯”,即周文王,何可与锡伯族相通? 依 《路史》 所说,则此当系出子姓。又,《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元和姓纂》 云: “黎侯,殷周时国。周初为西伯所平,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此,因氏。” 此与 《路史》 所载不同。此当系出自陶唐氏或伊祁氏。④又,今独龙族之黎姓,分布於云南之贡山,由黎卡塔 (四川 “腊卡达”) 所改,本为地名——“黎卡”,雪山或高处之意; “”,上方之意,取以为姓。或取líkǎtǎ之首音lí谐以 “”字而为单姓。

望出京兆、九真、宋城。

北周有黎景熙; 宋代有黎明; 明代有黎民表; 近代有黎元洪。

猜你喜欢

  • 读音:Bā【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普堅

    读音:Pǔjiān珞巴族姓氏。出自嘎义氏。源於博嘎尔部落,为父系氏族,后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明饒息

    读音:Míngráoxī【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以猴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因傈僳语中称猴为明饶息,故以明饶息为氏,汉姓为侯(148,149)。

  • 郝骨

    读音:hǎo gǔ【源】 相传伏羲氏之弟郝骨氏之裔子期,殷帝乙封于太原之郝乡,其后有郝氏、郝骨氏,见《路史》(17,60)。【变】 一作〔郝省〕(6,7,70)。即赫胥氏(1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 读音:Bō/Bwo【综】 源出不详。大陆南方有此姓(91)。

  • 司工

    读音:sī gōng【源】 周大夫司工錡之后,以官为氏(6,11,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周宣王时司工锜,因官氏焉。” 司工,即“司空”,主掌

  • 鄂秦

    读音:Èqí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人】 鄂秦鄂尔和岱,清蒙古镶白旗人,世居叶赫,从征吴三桂有功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为蒙八

  • 那木薩

    读音:Nāmùsà门巴族姓氏,历史上属父系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收载,未详其他。

  • 伯宗

    读音:bó zōng【源】 春秋时晋大夫孙伯纠(一作起)之子伯宗,其后因氏,见《世本》(4,7,12,17)。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世本》 ‘晋大夫伯

  • 读音:Zōng/Tzong,Dzung【源】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60)。【望】东莱(17,418)。【布】宋时开封有此姓(7,60)。今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黑龙江等地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