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uī

【源】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境),曰蔓侯,后灭于楚,其后有邓氏、登氏、邓侯氏、养氏、聃氏、骓氏(8,14,21,60)。古有骓国,在楚,《左传》庄公六年,邓侯所谓骓甥是也,以国为氏,见《舆地图》(17)。【望】绛郡(17,418)。【人】骓甥,邓大夫(7,12,14)。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骓氏。”武丁,即商高宗。此当系出子姓。②《姓氏词典》注引 《姓觿》云: “骓,古国名,以国为氏。在楚地。”

春秋时晋有骓歂(按: 《姓氏词典》 引作“骓”), 七舆大夫; 郑有骓甥。

猜你喜欢

  • 读音:Shàn【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宜兰、嘉义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流、山西之忻州等地有分布。清流县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揚那

    读音:Yángn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杨察(23,63,180,260)。【变】 后改为杨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扬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

  • 读音:wèng瓮大梧,安肃人,嘉靖中任徽州府照磨。(见《万姓统谱》)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类篇》云: “瓮,姓。”未详其他。《姓氏词典》音pén而作“瓮”,误。

  • 亦不剌

    读音:Yìbùlà《姓氏词典》 引 《补元史》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亦不剌·金; 明有亦不剌·阿尔秃斯。” (按: 疑此为“亦卜剌”之别译。)

  • 读音:Zhuì【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2)、《中国姓氏集》(62)。河南(62)、台湾云林、南投、彰化、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南之义马市有分布。《中国姓氏

  • 墨呼哩

    读音:Mòhū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 【变】 一作〔墨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Fǎ法姓主要来自田姓。齐襄王名法章,秦国灭齐后,子孙为避免杀害,不敢姓田,乃以其祖法章之名为姓,遂形成法姓。法姓早期居住在山东,如今山东、陕西、辽宁、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法姓历史人物有法

  • 读音:Zhào【综】 源出不详。贵州黎平(358)、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榆次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達呼爾倭哷

    读音:Dáhūěrwōliè【综】 清满洲人姓,或为倭哷氏之分支。达呼尔倭哷博奇,清满洲镶红旗人,咸丰间随军江南扬州征太平天国军,积功官至副都统(61)。《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

  • 读音:Shàn单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邑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成王封小儿子臻于单邑,子孙便以封地为姓。二是少数民族改姓,为北魏复姓可单氏、阿单氏、渴单氏,入中原后改为单姓单氏。单姓发源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