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

【源】 ①商时饥国,亦称耆国(7)。即商周时古黎国(17,80)。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黎侯岭下。周文王伐饥,见《史记·殷本纪》(7)。子孙遂以国为氏(21)。至春秋时周封康叔于卫,分以商民七族,其一曰饥氏(6,12,60,63),即为其后。②汉时西羌沈氐、当煎种等大豪均有饥姓(60,63)。【变】 ①同饥,见《集韵》(86)。②亦作〔��〕、〔��〕(17)。【望】 黎阳(17,418)。【人】 饥恬,汉时西羌沈氏,滇昌大豪(20,21,60)。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商人之七族也。” (按: 饥,古国名,在今山西黎城东北。) 《史记·殷本纪》: “西伯伐饥国,灭之。”其后或以国为氏。似系出子姓。饥,亦作“��”, 又作“”。 或音qí。 ②或出自古代羌族。《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 “汉时西羌沈氐大豪有饥恬; 又,当煎种大豪有饥五。‘饥’ 均为姓。”

饥,或作“”,可能用以分族。今统统简化作“”。

猜你喜欢

  • 读音:Dì【源】 周武王之臣南宫适之后,以名为氏(15,21,60)。《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其注云:“適,通嫡。郡望: 汝南。” (按: 嫡,则音dí。) 一音shì,为现行姓氏。

  • 芮伯

    读音:Ruìbó【源】 周大夫芮伯之后有芮伯氏,见《姓源》(17,62)。山西芮城西20里郑村有芮伯城,此乃芮伯出居之地(8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历史上的复姓。周文

  • 嘉納克

    读音:Jiā'nàkè元代克什米尔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元史·列传》 有特尔格者,即姓此氏。本克实米尔 (今多译作 “克什米尔”) 人,留居中国,为嘉纳克氏。

  • 读音:jú【源】 见《姓苑》(15,21,62)。《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亦收此姓,音zhuó。姑兼收。

  • 读音:Sh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南之冷水江有分布。汉族、畲族皆有此姓。此姓系冷水江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汉族之畲姓,未详其源;畲族之畲姓,当以族名为姓。)或作“畲”。

  • 蒲餘

    读音:Púyú【源】黄帝之子少昊之裔蒲子支庶之后,见《世本》(17,62,63)。《姓氏词典》引《姓觿》收戴,未详其源。

  •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公孟

    读音:gōng mè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字公孟,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12,17,60)。一说,公孟为之字(7)。【布】 北京有此姓(91)。

  • 娃米

    读音:Wámǐ【综】 苦聪人姓。世居云南金平茨通坝乡大寨郭周(即黑苦聪人)人姓,汉姓为朱(134)。

  • 读音:Bì【音】费氏有Fèi,Bì二音,且源出不同(25,60,63),参见费(Bì)姓。 【源】①系自嬴姓。颛顼帝之裔伯益,伯益之后大费,大费之次子若木以王父字为氏(7,11,17,21)。②夏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