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én

陈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一, 源自国名。帝舜的后代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今河南东部和安徽部分地区), 并将其女嫁给他, 伺奉舜祠, 其后人以国名为姓。二,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例如, 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 后随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时改为单姓陈氏。此外, 还有白姓、高姓等姓改为陈姓。

陈国灭亡后, 陈闵公的长子剑, 为避亡国之祸, 改名为衍, 称陈衍, 逃到阳武户牖(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还有一支是因避难而移居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西晋末年, 中原战乱频繁, 各界人士纷纷渡江南逃, 移居江南各省, 有一批人迁至今福建, 其中即有陈氏。

陈姓历史人物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他和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陈平, 汉惠帝时左丞相,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陈琳, 汉末文学家, “建安七子” 之一。陈寿, 西晋史学家, 《三国志》作者,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玄奘, 姓陈名祎, 世称三藏法师, 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 他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对唐代诗歌发展影响巨大。现当代著名的陈姓人物如大家熟知的陈独秀, 1915年创办《新青年》, 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陈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位。


陈氏,初封虞城,后封于陈,今陈州治,宛丘县是也。本太昊伏羲氏之墟,周武王克商,力求舜后,以备三恪,得胡公满,封之陈以奉舜祀,子孙以国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舜后胡公妫满之后,公子完奔齐,为陈氏。(见《广韵》)

后魏侯莫陈氏改为陈氏。(见《魏书·官氏志》)

▲<春秋齐>陈乞,事景公为大夫。<汉>陈平,阳武人,汉初名将。<宋>陈亮,永康人,诗人。

猜你喜欢

  • 卑路斯

    读音:Bēilùsī《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云: “唐有卑路斯·威。”未详其源。

  • 阿帕塔尼

    读音:Āpàtǎ′ní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或称“达能”。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黨佳

    读音:Zhǎnɡjiā【综】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党佳氏(259)。

  • 读音:xī春秋郑宋之间,有隙地六邑,其一曰锡,宋人城之,以处元公之孙,其后以地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汉>锡光,汉中人,交趾太守。

  • 南井

    读音:Nánjǐng【综】 《北周圣母寺像碑》有南井阿仵等七人,皆姓南井(25)。系代北姓。

  • 子豐

    读音:Zǐfē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子去疾,字子丰,其后以为氏,亦为丰氏,见《世本》(12,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郑公子去疾字子丰之后

  • 克惹

    读音:Kèr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kǎn【源】 春秋时宋国附庸国有坎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东),系宋微子之后,以邑为氏(6,7,12,15,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屏东、花莲(6

  • 读音:Wò【源】 西夏时吐蕃部折平族酋握散(40,101)。当为握姓之始。亦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中国姓氏集》(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

  • 松伊里

    读音:Sōngyīlǐ【综】 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护军张存住之妻为松伊里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