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拼
读音:Apīng
【源】 彝族姓。属奥姆家支(375)。
【源】 彝族姓。属奥姆家支(375)。
读音:gū bù【源】 见《元和姓纂》(6,12)。【望】 东平(12,60)。【人】 姑布子卿,春秋时晋人,善相,见《史记》(6,9,11,17,60)。姑布子望,汉时东平人(12,21)。历史上罕
读音:Měnggǔwùluódài《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元至元时蒙古汉军总管忽都。姓此氏。”
读音:Guǒluòluó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郭”、“国”,盖取果洛罗氏之首音谐“郭”或“国”而得。
读音:tǒng jī代北人姓,后改为嵇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Chè【音】又音Chè(17,86)。【源】黄帝臣謵朋之后(17,62)。亦见《字汇》(86)。【望】楚郡(17,418)。《姓氏词典》 据《姓考》 收载。其注: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 系黄
读音:Mào【源】 古有贸国,即明州鄮县(故城在今浙江鄞县东),其后有鄮氏、贸氏(17,60)。【变】 亦作鄮(60)、〔〕(9,63)。【望】 东莞(17,418)。
读音:Z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ǐliá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西秦录》注云: “即出连氏。”《西秦录》有丞相乞连·出都。
读音:zhí周礼有职方氏,其后因官为氏。(见《风俗通》)
读音:Fēng【源】 黄帝之臣逢伯陵之后,有逢氏、蠭氏(8,17,60,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云南之兰坪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