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ī

【源】 ①春秋时郑、宋之间有隙地六邑,其一曰锡(故城在今河南东部),宋元公之孙食采于此,必其后以邑为氏(7,17,60)。②汉时西域姓(60,62)。③古贤人锡寿之后(6,7,9,12)。④清时满族人姓(260)。⑤蒙古族姓。【望】乐安(12,17,21,60,418),绛郡(62)。【布】安徽淮南(362)、湖南宁远(312)、江苏武进(314)、四川安县(322)、浙江江山(325)、云南镇雄(331)、台湾台北、新竹、嘉义(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锡光,汉末交趾太守,汉中人(6,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新疆之塔城,山东之昌乐、龙口,辽宁之建平,山西之临汾、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锡寿之后也。”望出乐安。未道其详。② 《姓氏考略》 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春秋郑、宋之间有隙地六邑,其一曰 ‘锡’。宋人城之,以处元公之孙。其后以地为氏。” 此当以邑为氏,系出子姓。③又,或出自西域。《姓氏考略》 称: “汉世西域有锡姓。锡光是也。”

东汉末有锡光,交趾太守; 后梁有锡休,益州剌史; 宋代有锡三锡,崇宁进士。

猜你喜欢

  • 公旗

    读音:gōng qí【源】 春秋时齐悼公之子公旗之后,见《风俗通》(4,7,9,17)。【人】 公旗蕃,战国时田齐威王时左执法(1,4,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风俗通》

  • 沈讖

    读音:Chénchèn《姓氏辞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疑即 “沈纤” 之讹。盖纤之繁体为纖,与“谶”为同一声符,致使形近而讹?沈,或作“沉”。

  • 读音:Chóu【音】又音稠(Chóu)(81)。【源】①高阳氏八才子之一檮戭之后,见《姓源》(14,60)。②公檮氏之后改为檮氏(60,62)。亦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

  • 吉巴

    读音:Jíbā【综】 彝族姓。居四川德昌,汉姓为安(333)。

  • 真珠

    读音:Zhēnzhū《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收载,“唐有真珠叶护。”未道其详。(按: 疑“真珠”非姓,姑收录以备考。)

  • 读音:Qiú【源】 见《直音》(15,21)。【望】 渤海(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其引 《集韵》云: “盚,姓也。”未详其源。(按: 《姓氏词典》音qiù,不从。)

  • 子士

    读音:zǐ shì【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后,叔孙成子生齐季,为子士氏(4,7,12,21)。但按《左传》,鲁孟僖子妾,乃子士之母,则子士氏乃孟僖子之后(1,7)。②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子支

  • 瑪拉斯拉西安

    读音:Mǎlāsīlāxī'ān高山族姓氏。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意为 “磨刀霍霍”之意。此以 (战)事为氏。相传布嫩人打败泰雅尔人,有人主张血洗村里的妇婴,遭到布嫩头目反对。头目磨刀

  •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Yùn【源】 ①系自芈姓。楚公族有韵氏(8,60,62)。②均,古韵字,古掌五音官之后以均为氏,后转为韵氏,见《姓氏寻源》(60,62)。【望】 齐郡(418)。【布】 河南巩县(301)、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