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ēng

酆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源于姬姓。武王克商,封己弟于酆邑(今湖南永兴北),世称酆侯,其后人以原封国名为姓。

酆姓较为少见,后在京兆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京兆望。

酆姓历史人物有酆谋,太平天国举人。因善于诗,后人称为“天朝诗人”。

酆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一位。


【源】 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封于酆(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亦为周文王之都)为酆侯,其后为酆氏(6,7,9,12,17)。【望】 京兆(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酆舒,春秋时潞人,执政于潞,为晋景公所杀(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安徽之霍山,江西之新干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周文王之子酆侯之后; 或言第十七子。此文王之旧都也。故城在今永兴岨县北三十里,其后以国为氏。” 今陕西户县东五里有丰宫,即周代酆国遗址。望出京兆。

春秋时有酆舒; 宋代有酆康,英州知州; 明代有酆洪,洪武御史; 又有酆海,正统进士。

猜你喜欢

  • 柏侯

    读音:bǎi hóu【源】 相传柏皇氏之后有柏侯氏(17,60)。柏成子高,尧时诸侯,其后有柏侯氏(6,7,12)。【变】 一作〔伯侯〕(17)。声变为白侯。又,讹为桓侯(60,62)。【望】 南阳(

  • 公晰

    读音:gōng xī卫公子黑背字子析之后。(见《万姓统谱》)▲〈春秋齐〉公晰哀,孔子弟子。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亦收,其注引 《万姓统谱》 云: “卫公子黑背字子

  • 读音:Yào【音】又音岳(Yuè)(88)。【源】①炎帝之裔,姜姓之后有药氏(8,17,60,62)。②巴夷人姓,见《华阳国志》(60,63)。③西夏时吐蕃部人姓(60,63,101)。④五代时后唐沙

  • 读音:kàn【源】 ①春秋时卫公子衎之后,见《路史》(17,60,62)。 ②春秋时宋国乐甫衎之后(15,60,63)。 ③傣族姓,明时云南腾越厅猛卯(故治在今德宏自治州瑞丽境)安抚司土官姓衎(164

  • 读音:Cāng苍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传说为黄帝之子苍林的后代。二是传说高阳氏有八子,其一子叫苍舒,他的后代以字为姓氏。三是源自仓颉。仓与苍通,传说创造文字的仓颉,古代的书中也写作苍颉。

  • 读音:Jiān【源】 见《中华姓府》(63)。【布】 北京、四川成都(91)、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浙江普陀(297)、江山(325)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

  • 綦文

    读音:qí wén綦文潜诗一卷。(见《唐书·艺文志》) (按:綦文潜,字孝通,开元中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收载,其注引 《唐书·艺文

  • 读音:Liú/Liou,Lyou【源】 见《姓苑》(15,63)。

  • 慶夫

    读音:Qìngfū历史上传说粟神之姓。《中文大字典》收载,一作“庆天”。详见该条。

  • 读音:Bè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山西汾阳(278)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景县,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运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