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和達
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列传》卓洮台,鄂尔和达氏。其先琳沁巴丹,以材武雄诸部,生子曰鄂尔和达,曰荞果勒,曰扎拉尔,曰鸿吉哩,曰伊奇喇斯五人,当开创之先,协赞大业,太祖即位,命其子孙因名为氏。”
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列传》卓洮台,鄂尔和达氏。其先琳沁巴丹,以材武雄诸部,生子曰鄂尔和达,曰荞果勒,曰扎拉尔,曰鸿吉哩,曰伊奇喇斯五人,当开创之先,协赞大业,太祖即位,命其子孙因名为氏。”
读音:Tuōkètuōmòtè【综】 清蒙古人姓。托克托莫特明谊,清蒙古正黄旗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咸丰年间历任哈密办事大臣、库伦办事大臣、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乌鲁木齐将军等要职(254)。又,清正黄
读音:jī【源】 ①炎帝之世,诸侯夙沙氏叛,其臣箕文谏而被杀,见《刘恕外纪》(21)。箕姓始于此。②系自姚姓。夏舜裔箕伯之后(17,21)。③系自子姓。殷纣叔箕子之后(12,17,60)。【望】 太原
读音:Tǎtǎn【源】 ①元时蒙古人姓(23,24)。②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源出元时蒙古人姓(2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元代为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据
读音:Chānglǐ【综】 西夏有昌里马乞,见《宋史》(54)。
读音:Lú【源】 ①系自偃姓。古庐子国之后,见《风俗通》(1,17,60,62)。古庐子国,又称巢伯国,即春秋时舒国及群舒诸国,故城在今安徽合肥。②庐,楚邑,戢犁为庐大夫,其后以邑为氏(17,62)。
读音:Zhōuchéng【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周齐理(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周齐理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Qùmǎ【源】 趣马,《周礼》夏官之属,即趣养马者也。周时趣马蹶父之后,以官为氏,见《姓氏英贤传》(6,12,15,60)。【人】趣马思,东汉时南阳郡功曹(6,2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
读音:Liàn【源】①其先仕闽(五代时国,故城在今福建闽侯),食邑闽之练乡,因氏,见《姓苑》(6,7,11,12,17)。②唐时李勣将有练何,本姓柬,从李勣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见《练氏谱》
读音:Bìkā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刊氏。(按: “馝刊”,查《郑通志·氏族略》作“馝邘”; 《九通分类纂》卷二百一,《通志》 卷三十,或作
读音:Dī【源】 ①春秋时晋卿以采邑为氏有铜鞮氏。铜鞮氏之支派又有䧑氏、蹄氏、鞮氏、鲑氏(19,21)。②一说,即古隄字,见《姓苑》(9,12,15)。【变】 一作奃(17)。【望】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