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音
元代西域人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以名为氏”: “西域之族长曰赛音,因以为氏。”②或“以部为氏”: “彻伯尔和卓赛音,西域部之族长,因以为氏。和卓,其官称也。”
元代西域人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以名为氏”: “西域之族长曰赛音,因以为氏。”②或“以部为氏”: “彻伯尔和卓赛音,西域部之族长,因以为氏。和卓,其官称也。”
读音:tiáo【源】 见《姓苑》(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jì【源】 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望】 河南(17,418)。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
读音:Bàdí【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子罢敌,灵王之子,后以为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路史》 ‘楚公族有罢敌氏’,楚公子罢敌,灵王子,后以
读音:Hé【源】 古阖字,见《纂文》(7,12,15,60)。春秋时吴王阖闾支庶之后有㧁氏,见《路史》(17,60)。【望】 平卢(17,418)。【变】 一作〔
读音:bǐng【源】 ①春秋时楚公族有秉氏(17,60)。②古时邴、秉相通,故邴氏亦作秉氏(60)。【望】 扶风(17,418)。【布】 湖北钟祥(388)、台湾彰化(64,68,261)、北京等地均
读音:Yuán【综】 貟系员之俗写。今有姓员者,亦有姓貟者,已分为两个不同之姓。 【布】 河北卢龙(289)、隆化(344)、河南洛宁(294)、内黄(365)、安阳、山西广灵(391)、平陆(298
读音:Hèlǔ【源】代北姓。呼延都督府贺鲁州以贺鲁部置(27),当以部为氏。 【变】后改为周氏(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周氏”。
读音:Biāo/Biau, Bya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
读音:Shílǎlóu元代“色目人”姓氏。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匣刺鲁”。
读音:xīn【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苑》(62)。②春秋时晋大夫新稺(稚)穆子之后,别为新氏(6,7,60)。③明时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