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魯丁
【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苦鲁丁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科尔罗丹〕(24)。
元代 “色目人” 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 “科尔罗丹。”
【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苦鲁丁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科尔罗丹〕(24)。
元代 “色目人” 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 “科尔罗丹。”
读音:Sìfàn【源】 相传为商纣王时贤人四饭缺之后,以官为氏(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四饭缺之后也。” 此以官为氏。
读音:Yǒusū【源】 纣伐有苏氏,见《袁王纲鉴》(63)。
读音:Shízh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21,60,71)。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 广平(60,71)。【变】 ①一作〔石琖〕,见《洪嵒老人石琖公墓碣铭并序》(71)。 ②汉姓为
读音:Ào【源】 见《直音》(15,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即 “浇”。参见“浇”条。
读音:Mǐngyùwéimíng【源】西夏人复姓(205)。系酩玉、嵬名二姓合成。
读音:Xíjiā【综】 清镶白旗满洲蓝翎长景福之继妻为习佳氏(260)。
读音:Dài【源】 殷时有贷子国,子孙以为氏,见《姓源》(17,62)。【人】 贷子相,殷时人。汤学于贷子相,见《韩诗外传》(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长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姓
读音:Shēng’éqí【综】 清正红旗汉军西安协领刘绍熊之妻为生额齐氏(260)。
读音:ā【音】 今亦音A-(91)。【源】 ①商时伊尹为阿衡(官名,保护教养之官),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 ②北魏时阿伏干氏、阿伏氏、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7,12,1
读音:Nísh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尼沙、那木都鲁等地(23,63,180,260)。源自金时女真人聂散氏。【人】 清镶蓝旗满洲官学生苏冲阿之妻为尼沙氏(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