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
【源】 胤,夏时诸侯国,夏王仲康命胤侯掌六师。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变】 庙讳中作〔〕(9)。避讳亦作〔〕(11,15,17,62),〔〕(239,418)。【望】 河东(17,418)。【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 “夏时侯国,仲康命胤侯掌六师是也,后因氏。”望出河东。
【源】 胤,夏时诸侯国,夏王仲康命胤侯掌六师。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变】 庙讳中作〔〕(9)。避讳亦作〔〕(11,15,17,62),〔〕(239,418)。【望】 河东(17,418)。【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 “夏时侯国,仲康命胤侯掌六师是也,后因氏。”望出河东。
读音:Bàixīn【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托精阿之妻为拜新氏(260)。
读音:Hèěr【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Ōu【综】 源出不详。山西交城(350)、湖南湘潭(373)、台湾台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福建之浦城、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
读音:shì shū【源】 氏姓之叔,以伯、仲、叔、季分次第,遂为氏叔(60,62)。【人】 氏叔琮,五代后梁时开封尉氏人,累官至右龙武统军(2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
读音:sù【源】 ①汉时有治粟都尉,以官为氏(6,12,15,17,60)。②侗(113)、瑶(118)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江陵(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
读音:Lèbù景颇族姓氏。出自 “石热尼” 氏。《中国人的姓氏·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Xié/Shye,Sye【源】 见《姓苑》(9,11,62)。疑即氏。【变】 亦作〔携〕(9)。
读音:Wēngjiā【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勒成额之妻为翁佳氏(260)。
读音:mù【源】见《姓苑》(7,9,11,15,21)。系自妫姓。虞幕(舜祖,名思)之后有暮氏,见《路史》(17)。【望】吴兴(17,418)。【布】四川德昌(333)、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Fùsē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开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开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