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ián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緜上(故城在今山西介休东南),子孙因邑为氏,见《姓苑》(6,7,12,17,60)。②北魏时蠕蠕人尔緜氏改为緜氏(21,60,70)。 【变】 亦作绵(7,17)。 【望】 河南、梓潼(17,21,60)。 【人】 緜驹,春秋时齐人,善歌(7,9,17)。緜思,晋时京兆太守张方之心腹(12,6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食采绵上,因氏焉。” 此以邑为氏。綿上,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介休县南四十里之介山下; ② 《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尔朱氏后改为綿氏; 又,尔綿氏亦改绵氏。”(按: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 无 “尔朱” 氏; 尔緜,作 “尒緜”。今“”、“綿”,一并简化作 “”。) 望出河南、梓潼。

春秋晋张方腹心有緜思; 《孟子》 载有緜驹。

猜你喜欢

  • 读音:Ā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隋代有庵罗; 唐代有庵铄。

  • 子鞅

    读音:zǐ yāng【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之子简子齿,为子鞅氏,见《世本》(6,12,21,60)。一说,春秋时陈桓子曾孙诸御鞅之后,见《姓源》(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

  • 唾契汗

    读音:Tuòqìhàn【源】 北魏时宇文部族有唾契汗姓(17)。《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觿》注云: “源于宇文氏。”则此当为鲜卑族姓。未详其他。

  • 散答

    读音:Sǎndá【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①亦作〔撒答牙〕(71)。②汉姓为骆(13,56,71)。③至清改称沙达喇。【望】 陇西(71)。金代女真族姓氏。其汉译姓曰“骆”。陶宗仪《南

  • 新垣

    读音:xīn yuán【源】 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新垣,后因氏,见《风俗通》(1,7,9,17,21)。【望】 魏郡(17,418)。【变】 一作〔辛垣〕(91)。【人】 新垣衍,战国时

  • 顧勒都斯

    读音:Gùlèdūsī裕固族姓氏。或作 “顾令”,本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为单姓“顾”,盖取顾勒都斯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 读音:Chóu/Chour【源】 见《直音》(15,63)。

  • 吴澤

    读音:Wúzé【综】 清正黄旗满洲领催关保之妻为吴泽氏(260)。

  • 辦耐

    读音:Bànnài【综】 德昂族姓。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氏族名,汉姓为王(146)。

  • 昊英

    读音:Hàoyīng【源】 古天子昊英氏之后,以号为氏,见《姓苑》(7,9,63)。《姓氏词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其注云:“以祖辈名号为姓氏。‘古天子昊英氏之后。’昊英氏,古代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