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紇豆陵

紇豆陵

读音:Hédòulíng

【源】 ①少康子龙留居仍,为窦氏,其后裔入鲜卑拓拔部,居南境代郡,号没路回,为没鹿氏。北魏武帝命为纥豆陵氏,见《路史》(27,60)。一说,西魏赐窦炽之先为纥豆陵氏(27,60)。②北周时梁御因官北边,家于武川,改姓为纥豆陵氏(27,60,62)。 【变】 后改为窦氏(6,12,17,27,60)。亦改为豆氏(27)。 【人】 纥豆陵藩,北魏时将军,河西人(21)。纥豆陵洪景,隋时西河公(21)。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引 《路史》 云: “少康子龙 (按: 龙,当作 ‘杼龙’) 留居仍,为窦氏。其后裔入鲜卑拓拔部,居南境代郡,号没鹿回,为没鹿氏。魏武命为纥豆陵氏。其归华也,孝武复之为窦氏。” 此当系出姒姓。②又云 “西魏赐窦炽之先为纥豆陵氏。” ③其据《周书》 云: “梁御,因官北边,家於武川,改姓为纥豆陵氏。” 此则为梁姓所改。

后魏有纥豆陵·步藩; 纥豆陵·伊利。

猜你喜欢

  • 读音:lǜ【源】见《万姓统谱》(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藘, 姓也。”《汉语大字典》则音lǘ,姑兼收。

  • 南门

    读音:Nán mén南门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夏朝末期,有管理南宫门的官吏,后代遂以官职为姓。二是先秦时居住在都城南门者,有人以南门为姓。南门氏早期分散居住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南门姓见诸史籍者极少

  • 读音:Huán【音】 又音寰(Huán)(62,91)。【源】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见《姓谱》(21,62,63)。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中有嬛。或嬛,澴相通(62)。②澴水(音Huán),源出河南信

  • 學順

    读音:Xuéshùn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史·列传》有博尔呼,即姓学顺氏。

  • 寶音

    读音:Bǎoyīn【综】 蒙古族姓。山西太原有此姓。

  • 嵬迎

    读音:Wéiyíng【综】 西夏人姓(95)。

  • 读音:Chǔ【综】 《爰书》有杵姓,见《渔洋说部精华》(63)。《姓氏词典》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gu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见《说文解字》)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见《史记·陈杞世家》)▲<汉>妫昌,王莽时为始睦侯。<晋>妫皓,余杭人。

  • 朱邪

    读音:zhū xié【源】 朱邪为西突厥部族之号,世居沙陀,唐宪宗时自号沙陀,而以朱邪为姓,见《五代史·唐本纪》(60,62)。【变】 ①亦作〔朱耶〕(9,62)。②五代十国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原姓朱邪,

  • 公罔

    读音:gōng wǎng【源】 春秋时鲁国有公罔氏(21)。【人】 公罔之裘,春秋时孔子弟子(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仲尼时鲁有公罔氏。” 以鲁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