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uàn

【源】 ①战国时魏有爨襄,见《战国策》(17,60)。当为爨氏之始(60,62)。②春秋时楚令尹子文之后,受姓班氏,西汉末食采于河南爨邑,遂以邑为氏(17,62)。③晋时爨为南夷著姓,以国为氏(6,12,60)。今白族姓(139)。【变】 一作〔爨〕(17)。【望】 晋昌(17,21,60,418),建宁(12)。【布】 云南(139)、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爨肃,西汉时河南尹(21,61)。爨勋,明时郴州判官(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词典》据《姓解》注云: “战国时魏有爨襄,系爨姓始祖。” ② 《姓氏考略》注云: “爨为南夷著姓,以国为氏。”爨,我国古代地名,当在今云南东部; 又为古民族之称,即今彝族之先。③郑樵注云: “望出晋昌。建宁大姓也;又,昌卫大姓也。”

后汉有爨肃,河南尹; 三国时蜀有爨琛,交趾刺使; 又有爨頠, 宁州刺史; 《华阳国志》 有爨习, 官至领军; 明代有爨勳,郴州判官。

猜你喜欢

  • 读音:Ló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屏东(68,261)、河北永清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据 《姓谱》 收载,其注云:“以器具为姓氏。宋有笼畏。”

  • 黎姆安加

    读音:Límǔ’ānjiā【综】 彝族姓。属黎姆里里家支,四川冕宁有此姓(375)。

  • 史桑

    读音:Shǐsāng【源】 春秋时卫公族有史桑氏,见《路史》(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注云:“源於姬姓,出自卫公族。”

  • 读音:nǚ【音】 亦音男女之女(Nǚ)(17)。张澍云:女娲为女皇,其氏当为男女之女;而女艾、女宽,杜预音为尔汝之汝,疑非,见《风俗通》注(1)。【源】 相传天皇封弟娲于女水之阳(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

  • 洛子

    读音:Luòz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Jiàn【源】 见《姓觿》(17)。【望】蜀郡(17,418)。【人】劒牟岭,唐时高丽酋长,见《唐书》(17)。《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按:劒,剑之异

  • 固瓦勒基雅

    读音:Gùwǎlèjīyǎ【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固瓦勒基雅氏(256)。又,镶红旗蒙古佐领僧保之妻为固瓦拉佳氏(260)。〔固瓦拉佳〕似即固瓦勒基雅之异译。

  • 读音:Wán【源】系自姬姓。卫康叔为周武王同母少弟,初封康,故称康叔。周公旦诛武庚,以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其后有顽氏(8,17,62)。 【布】江苏武进(314)、北京、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

  • 瓦考

    读音:Wǎkǎo景颇族姓氏。后或改为单姓“朱”,——盖“瓦”汉意为“猪”,或取其汉意“猪”之音,谐以同音之汉姓“朱”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柏常

    读音:Bǎicháng【源】 古帝柏皇氏之后有柏常氏,见《路史》(60,62)。一说,为黄帝之臣地官柏常之后(17)。亦即伯常氏(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