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涘汾

涘汾

读音:Sìfēn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云: “复姓,与宇文同。《广韵》: 宇文氏出自炎帝,其后以有尝草之功,鲜卑呼草为涘汾,遂号为涘汾氏,后世通称 ‘宇文’,盖音讹也。” 一作 “俟汾”,又作 “嗣汾”。

猜你喜欢

  • 读音:líng【源】 古有伶人(官名),掌乐之官,以官为氏(60,62)。【变】 一作泠(17,60)。【望】 涿鹿(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伶伦,一作泠伦

  • 吐伏卢

    读音:tǔ fú lú代北姓,后改为卢氏。(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Jǐ《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郡国志》云: “以国名姓氏。己国,高阳之裔,即南郡邔县,以国为氏。地在今湖北宜城县北五十里。郡望: 高密。”《汉语大字典》音qǐ,未注明其为姓。

  • 读音:òu沤氏,越王无疆之后。(见《路史》)

  • 读音:yǒng【源】 ①永,春秋时楚大夫采邑(即永州,故城在今湖南零陵),因氏(17,60)。亦见《姓苑》(6,9,12,15)。②清时甘肃洮州厅洮州卫著逊族番永鲁劄剌肖,姓永(72)。③清满洲人有此

  • 读音:Xí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春秋时有诸侯国习国(今陕西丹凤),国灭后,其族人有以原国名命姓者,为习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有地名少习(今陕西商县东),后称为武关

  • 读音:tí见《韵会》。

  • 读音:Miē【源】 春秋时楚国人之姓,与芈通(25,60)。唐时扶碑上有吀氏(60,62)。罕见姓氏。 《姓氏考略》收载, 其注云: “与��同。楚姓。《路史》: 《唐

  • 读音:Qiáng强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源于姬姓,是黄帝玄孙禺彊的后代。二是郑国大夫强之后。三是源于姜姓,齐国公侯公孙强之后。四是少数民族姓氏。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后代姓强。强姓起源于今河

  • 读音:gào【源】 春秋时周文王之子郜侯之后有郜氏,后去邑为告氏(7,17,60)。亦见《姓苑》(15,21)。【望】 济阴(17,418)。【布】 湖北武汉(91)、钟祥(38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