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èn

【源】 见《姓苑》(15,21)。或居于汶水(今山东境)旁者以水名为氏,如济氏、淮氏之类(60,62)。【布】 陕西眉县(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引清张澍之论云: “居于汶水者,指汶为姓,如济氏、淮氏之类。”汶河在今山东境内,其流有三: 或入济,或入潍,或入沂。

猜你喜欢

  • 读音:Lǐ《姓氏词典》 收载,其源云: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有此姓。”未详其他。

  • 額抵

    读音:dǐ【源】 彝族姓。属比色家支(375)。

  • 读音:Xiàn【源】 ①系自姬姓。晋献公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有献氏(60,62)。③战国时魏舒献子之后,见《姓考》(17)。【望】 河东(17

  • 子有

    读音:zǐ yǒu【源】 春秋时鲁国人有若,字子有,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三岁。其后以字为氏(6,7,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 据 《元和姓纂》 注云: “鲁有

  • 古麻里

    读音:Gǔmálǐ【综】 元时蒙古人姓(33)。《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未详其他。

  • 張訛三

    读音:Zhāng’ésān【源】 西夏人复姓。由汉姓张与蕃姓讹三所合成(95)。

  • 孫都思

    读音:Sūndūsī【综】 第26代衍圣公孔希学之继配夫人 为孙都思氏,见《阙里文献考》(63)。

  • 读音:yù【源】 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17,60,62)。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以为氏(91)。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齐南人,进黄帝明堂图于武帝)之后,改公玉氏为玉氏(6,15)。参见

  • 读音:Yǒu【源】①春秋时楚国人多以草名为氏,如芈氏、莠氏、蒍氏、蓝氏之类(60,62)。②或为莠尹氏所改(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苋” 云:“楚国多以草名为氏, 如芈氏、 莠

  • 读音:Gàn【音】 亦音Gàn(73,91)。【源】 ①即贡氏(60)。②或系赣娄氏所改(62)。亦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人】 赣遂,汉时琅邪人,成帝时耆老大儒,有弟子数百人,见《汉书·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