朿
【综】 源出不详。今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浙江余姚(389)、台湾花莲、台中(68,261)、陕西安康、北京、甘肃、江苏等地均有此姓。
《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不念cì。今陕西省安康县有分布。《新编注音千家姓》(王述民编) 作cì,误。” (按: 朿,当为刺之本字。《说文》: “朿,木芒也。象形,读若刺。”段玉裁注:“朿,今字作刺,刺行而朿废矣。”则知“朿”字当音cì。姑兼收以备考。)
【综】 源出不详。今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浙江余姚(389)、台湾花莲、台中(68,261)、陕西安康、北京、甘肃、江苏等地均有此姓。
《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不念cì。今陕西省安康县有分布。《新编注音千家姓》(王述民编) 作cì,误。” (按: 朿,当为刺之本字。《说文》: “朿,木芒也。象形,读若刺。”段玉裁注:“朿,今字作刺,刺行而朿废矣。”则知“朿”字当音cì。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mǎo【源】 ①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卯氏,见《路史》(17,60)。②台湾土著姓(65)。【布】 江西广丰(328),安徽淮南(362)、云南镇雄(331)、东川(380)、甘肃康县(348)、新
读音:A-jiā【综】 藏族姓(房名)。汉姓为班,四川阿坝州南坪、平武等地有此姓(249)。
读音:měng kuò【源】金时蒙古人姓(56,60,62)。一说,即蒙古氏(71)。 【人】蒙括仁本,金时礼部员外郎,为夏国生日使(21)。金代女真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金氏有大兴主簿蒙括
读音:Qiè/Chieh,Chye【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
读音:Dǒu/Doou【源】 见《康熙字典》(80)。
读音:léi【源】 古侯国西陵氏女嫘祖为黄帝之正妃,后世以嫘为氏(6,7,8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据《元和姓纂》云: “西陵氏女嫘祖为黄帝之正妃,后世以嫘为氏。”
读音:Hé【源】 ①春秋时鲁国臧孙纥之后,见《姓源》(17)。②北魏时纥单氏改为纥,见《魏书·官氏志》(7,60)。然今《魏书》中无纥单氏(7,70)。又,北齐时纥奚氏改为纥(15,21)。【望】 永
读音:Fùsè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屯昂阿(23,63,180)。【变】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八十二之妻为富色里氏(260),〔富色里〕似即富色哷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屯昂阿地方,乃满八
读音:Sīmǎ司马姓主要是以职官为姓。古有司马一职,执掌国家军队,后遂有司马氏。司马姓历史人物有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继任其父职务太史令,因对大将军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而下狱受腐刑,出
读音:Shà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75)。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