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áng

【源】 ①见《姓苑》(15,21)。②相传为西夏时西南都统昂星之后(60,62)。③或为元时尚书省右宰昂吉儿(野蒲氏)之后(60)。④明清时广西府(故治在今云南泸西)知府昂氏,系彝族(253)。今彝族姓(104)。⑤哈尼族姓(137)。【布】 云南泸西(374)、江苏高淳(305)、上海嘉定(351)、安徽合肥、滁县(60)、淮南(362)、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昂普德,明时云南弥勒州土官(21)。昂绍善,清康熙丁未年进士(24)。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安徽之贵池、泾县,云南之路南、河口、邱北、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藏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姓氏所改。《姓氏考略》 注云: “今合肥有昂氏。宜为西夏昂星之后。” 昂星,西夏西南都统,其后有昂氏,此当出自古羌族之党项人。(按: 《姓氏词典》 据 《姓苑》亦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系西夏昂星的后代。”云云。《姓苑》 乃南朝宋何承天所撰,焉能记“西夏” 人事?显见所据绝非 《姓苑》)。②又云: “否则元人昂吉儿之后”,此当出自蒙古族。昂吉儿,姓野蒲氏,官至尚书右丞。③ 《云南通志》载: “明弥勒州土官昂普德,率众向化,亦以昂为氏。”弥勒州,元代所置,乃 “此莫徒蛮之裔弥勒所据”,其地即今之弥勒县。

元代有池州录事昂吉,本唐兀氏,世居西夏。清代有昂绍善,康熙丁未进士。

猜你喜欢

  • 木施

    读音:Mùshī【综】 彝族姓。属狄俄纽双家支,四川布拖有此姓(375)。

  • 伯牙吾

    读音:Bóyá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泰不华,伯牙吾氏,居台州,累官礼部尚书,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399)。《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元史》文宗后姓此氏。

  • 答禄

    读音:dá lù【综】 蒙古人姓(60)。其先乃蛮部人,有别号答禄子者,子孙因以为氏(399)。亦作〔荅禄〕(17,62)。【人】 答禄文奎,元时蒙古人,字章瑞,号横溪,见《桐江续集》(399)。明洪

  • 读音:Lǎo【音】 今亦音Lǎo(73,91)。 【源】 见《姓苑》(7,9,15,21)。 【变】 亦作妈(7)。 【望】 河南(17,418)。 【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

  • 右閭

    读音:Yòulǘ【源】 见《姓苑》(9,11,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他。

  • 霍域

    读音:Huòyù【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望】陇西(71)。【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呼雅〕(24)。

  • 唐古

    读音:Tánggǔ【源】 ①唐古,辽时部落,原属藏族一支,契丹将其一部分徙居东北(426)。以部为氏。至金改为唐括,至元改称唐兀,明时复为唐括,至清又复称唐古氏(180)。②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唐古氏

  • 菟賴

    读音:Tùlài【综】 代北姓。后改为就氏(12,27,44,60)。亦作〔菟颊〕(7),〔寃赖〕(17,27),均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单姓“就”。

  • 秃魯八歹

    读音:Tūlǔbā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八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鲁八歹〕(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 孟域

    读音:Mèngyù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今后藏,即阿里王系,此系又分为三支: 孟域、象雄、布让。孟域氏,当以部族为氏。参见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