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ǎi

【源】 奚五族著姓有揣氏,见《金史》(24,60,62)。奚,古族名,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分布在饶乐水,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唐时,其族酋李大辅封为饶乐郡王,当时与契丹同称两蕃,后融合于契丹。【变】 《辽史·三十三部志》有楚里部,即此氏。又作楚里迪,锄骨里(77)。〔楚里〕、〔楚里迪〕、〔锄骨里〕等似均系揣之异译。【布】 河南唐河揣洼与赊镇(62)、河北卢龙(289)、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揣本,明时河南沁阳人,永乐举人(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今辽宁之清原、绥中、昌图,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海伦,河北之卢龙,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五奚族著姓有揣氏。见《金史》。”(按: 《续通志·氏族略·金·奚五族》载:伯特、约罗、斡里、穆济、吹。奚王五族在辽为部,金大定间始定为氏。疑《姓氏考略》所谓 “奚五族著姓有揣氏”之 “”,即 《续通志》奚五族之一的 “” 氏之别译。所书既殊,后分为二氏。)

《姓氏词典》 音chuāi,不从。

明代有揣本,永乐举人。

猜你喜欢

  • 读音:Ché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未详其源,亦未见载于古籍。(按: 塍,田埂,或指此为姓?)

  • 读音:Sù【源】见《姓苑》(7,9)。【变】一作〔樕〕(60)。【望】晋陵(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望出晋陵。”未详其源。又,《中文大字

  • 榮伯

    读音:Róngbó【源】 周有荣伯氏,见《路史》(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周有荣伯氏。”《姓氏词典》 称:“以排行次第为姓氏。源于荣姓。”

  • 子牽

    读音:Zǐqiān【源】 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子栾坚之后,见《路史》(17,60)。【变】 亦作〔子栾〕(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齐大夫后有子牵氏。”未道其

  • 读音:fēi即蜚氏,嬴姓。(见《潜夫论》)

  • 劉受

    读音:Liúshòu《姓氏词典》 引 《周书·卷四十九》 收载,其注云: “北周有刘受罗千”,未详其源。

  • 读音:lí黄帝时明目人离娄之后。(见《路史》)离娄,孟子门人。(见《风俗通》)▲〈汉〉离班,慕容云之幸臣。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河北之蔚县、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或作 “離”,今统统简作

  • 读音:Fáng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祁姓。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房,为房邑侯。丹朱之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后代遂为房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北魏鲜卑族有屋引氏

  • 梁彌

    读音:Liángmí《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 “南北朝时有梁弥承。”未详其源。

  • 读音:pǔ【源】 ①见《姓苑》(7,9,12,15,17)。②古人石圃之后(60)。③或以田圃为氏,如园氏、池氏之类(60,62)。【望】 荥阳(17,418)。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市有分布。《郑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