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īn

【源】 见《姓觿》(17)。【望】 天水(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忻恭逊,明时博罗人,成化举人,任教谕(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福建之宁德,四川之马边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 《路史》: ‘曹公子欣时,字子臧,后有欣氏; 又,蔡仲后有欣氏。’ 一作 ‘忻’。或元时忻都之后。”忻都,《中国姓氏大全》 以为蒙古族姓氏,别作“心都”。其注 “” 曰: “较罕见姓,分布较广,五代时有忻彪。” 则 “” 氏不自元代“忻都”始。《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注“”时,皆以 “五代欣彪” 为例,则忻、欣通。本为一姓,后分族,遂为两氏。

明代有忻恭逊,成化举人,任教谕; 又,明代湖州府德清县有忻姓。

猜你喜欢

  • 读音:jī【源】 ①齐太史激之后(12,15,17,60)。激为齐之莒人,齐王法章登位时,立激女为后,激亦作敫(62)。②宜为激里且之后,或亦出于激公宜(60)。【变】 亦作敫(62)。【望】 淮南(

  • 卜馬

    读音:Bǔmǎ【源】 明时岳州府华容县有卜马氏,为少数民族姓(17,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觿》亦收,其注云: “明代岳州府华容县

  • 著邱

    读音:zhù qiū与“渠丘”同。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渠邱”云:“亦作著邱,赢姓,莒国之君居于渠邱,故谓之渠邱公。”此当以邑为氏。一作“著丘”、“渠丘”。

  • 读音:Tāo【综】 源出不详。上海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Tú涂氏源于智氏,主要是以水为姓。战国时,晋国大乱,“三家灭智”,智伯被杀,殃及智氏族人,智家的土地财产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时任晋国涂水大夫,以

  • 读音:shǒu【源】 ①天竺(古时印度)之贫四姓有首氏,见《梦溪笔谈》(60)。 ②当出自首阳(故城在今甘肃陇西西南)、首止(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首乡),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21,2

  • 读音:Su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宋书》亦收,未详其源。南朝宋有碎奚。

  • 读音:Wén【综】 源出不详,或系文氏所改,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读音:guō姓也。(见《集韵》)

  • 新稚

    读音:Xīnzhì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万姓统谱》云: “新稚狗,晋大夫,伐翟。”《郑通志·氏族略》注“新”据《国语》云: “晋大夫新穆稚子之后”;《姓氏考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