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Éjìng【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Bǎi’ěrguōnútè【综】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柏尔郭奴特氏(259)。一作〔栢尔郭奴特〕(260)。
读音:Dú【源】 见《姓苑》(15,21)。【布】 大陆南方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临汾、运城以及吕梁、晋中等地区均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uǎn【源】 见《姓苑》(6,60)。史官纂述者之后(60,62)。【布】 唐时义兴(故治在今江苏宜兴)有此姓(6,60)。今台湾高雄、屏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纂严,汉高祖时
读音:Shú/Shwu【综】 源出不详。四川武胜(321)、山西永和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bèi【源】 古帝少昊之长子名倍伐。帝欲传位于高阳,先降处其长子倍伐于缗渊(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其后有倍氏(60,62)。【布】 湖南宁远(312)、四川武胜(321)、江西广丰(328)、
读音:Wéi【源】 ①古帝鬼騩(一作鬼嵬)氏之后(17,62)。亦见《潜夫论》(17)。 ②西夏人姓(62)。【人】 嵬通,宋时环庆路巡检(15,21)。【布】 云南昌宁有此姓。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
读音:Báilóng《姓氏词典》 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庖牺氏。”
读音:nǐ【综】 彝族姓,属蒋觉家系,四川昭觉、云南兰坪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Fán《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蘩即白蒿,初生可食,亦可入药,称茵陈。疑即以草名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