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巴岳特

巴岳特

读音:Bāyuètè

【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巴岳特系地名,以地为氏(23)。凡十一派,出阿霸垓、西拉木楞、巴岳特、克尔伦、喀尔喀、察哈尔、辉发、兀鲁特、喀喇穆伦、鄂尔绰克鄂漠、中卫等地(23,63,260)。 ②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巴岳特氏(Bayot)(259)。【变】 ①亦作〔把岳忒〕(260)、〔巴禹特〕(254、259)、〔巴羽特〕(61,72)。 ②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巴於特氏,蒙古正白旗中有巴依特氏(259),镶黄旗蒙古领催阿都赖之妻为巴宇特氏,镶蓝旗满洲委前锋禄昌之妻为巴裕特氏,正白旗满洲游击萨炳阿之继妻为巴玉特氏,镶黄旗满洲马甲僧额之妻为巴玉忒氏,镶黄旗满洲马甲代通之妻为巴于特氏(260),道光中陕甘总督、正黄旗人巴岳忒瑚松额(61),〔巴於特〕、〔巴依特〕、〔巴宇特〕、〔巴裕特〕、〔巴玉特〕、〔巴玉忒〕、〔巴于特〕、〔巴岳忒〕等似均系巴岳特之异译。【人】 巴岳特永国,清蒙古正黄旗人,世居阿霸垓(一作阿巴噶),曾任礼部侍郎。巴羽特明春(一作巴禹特明春),清蒙古正红旗人,同治中攻捻军有功,累官哈密办事大臣(61,72,254)。把岳忒哈当阿,清蒙古正黄旗人,乾隆中历官固原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兼台湾总兵(61)。


清代蒙古族姓。散处巴岳特、阿巴噶等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本为地名,以地为名为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又,清代满族有巴岳忒氏,不知与蒙古族之巴岳特氏有无源流关系。

猜你喜欢

  • 那木都魯

    读音:Nāmùdūlǔ【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姓纳谋鲁氏,以姓为氏(23)。一说,那木都鲁系地名,以地为氏(61)。凡十一派,出那木都鲁、绥分、浑春、长白山、萨兰、瓦尔喀、哈达、倭济、倭赫

  • 博靈果爾

    读音:Bólínɡɡuǒ’ěr【综】 清驻防巴尔虎正蓝旗、正黄旗中均有博灵果尔氏,世居呼伦贝尔(259,260)。

  • 颛渠

    读音:zhuān qú匈奴有此姓。(见《汉书·匈奴传》)

  • 鞏廉

    读音:Gǒnglián【综】 岷山巩廉氏,羌人也。北魏时有巩廉玉,见《通鉴》。北魏世宗时有巩廉俱和,见《周书》(242)。

  • 大拔

    读音:dà bá大拔氏,唐有突骑施首领,开元左武卫大将军燕山王大拔石失卑,生归仁,袭燕山王。(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突骑施首颌(之姓

  • 孔色

    读音:Kǒngsè现行藏族姓氏。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汉意为“新房子”。本为房名,以为姓。此姓系道孚县公安局提供,或译作“康萨儿”。

  • 懿穆察

    读音:Yìmùchá【综】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罗弥之妻为懿穆察氏(260)。

  • 读音:Yāo【源】 见《姓苑》(15,21)。么为幺之俗写。【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么谦,明时河南汤阴人,弘治中任通州学训导(15,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于

  • 读音:Huì现行罕见姓氏。今分布山西之临汾。《山西人口姓氏大会》 收载。未详其源。(按:浍,河名,浍河源於河南,流入安徽,居者或以水名为氏?)

  • 读音:Zé【源】 ①见《姓苑》(15,21,24)。②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姓,关中碑文载渭河以北有则姓,不知详出(7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则长,汉时人,见《印薮》(15,21)。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