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
【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屏东、基隆(68,261)、高雄、彰化、南投(64)等地均有此姓。
【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屏东、基隆(68,261)、高雄、彰化、南投(64)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Dìlún【源】 北魏时有地伦氏,见《广韵》(60,62)。代北姓,见傅馀頠《复姓录》(7,1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广韵》注云:“后魏有地伦氏
读音:Hàlègǔn【源】 明清时居住于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一部分奇勒尔人后融于赫哲族中(429)。
读音:Héxī【源】 纥奚系居意辛山之部落,以部为氏(27,60,70)。 【变】 北魏孝文时改纥奚氏为嵇氏(17,27,60,70)一说,改为纥氏(12,21,27),奚氏(6,27),拔氏(27)
读音:Mèi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有此姓。《姓氏词典》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汉有昧蔡。宋有昧克。”未详其源。
读音:Nó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江山(325)、广东顺德(363)、江西萍乡(371)、新干(400)、安徽淮南(362)、四川汉源(336)、江苏
读音:Zhūlóu【源】 系自曹姓。邾子迁娄(春秋时杞邑,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40里),亦称邾娄,其子孙以国为氏(6,7,17,60)。亦见《姓苑》(15,2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读音:Huàn【源】 见《中国姓氏集》(62),及《中华姓府》(63)。【布】 台湾南投有此姓(64,68,26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
读音:jué【源】 ①古有厥侯(厥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②汉文帝赐衡山王宫人为厥氏(7,11,12,17)。【望】 京兆(17,62,418)。【布】 上海(9
读音:Gǔmálǐ【综】 元时蒙古人姓(33)。《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Guīhǎi【源】见《中华姓府》(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