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ōng lú后魏时姓。(见《魏书》)
读音:yóu【源】 见《风俗通》(1,7,12,17,60)。一说,即犹氏,出自汉时先零大豪犹非,陇西人(60,62)。【望】辽西(12,17,418),陇西(7,60)。【布】北京有此姓(91)。【
读音:Zhuō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源自金时女真人卓陀氏(23)。凡五派,出西喇塔拉、察哈尔、义州、克西克腾(一作克什克腾)、巴林等地(23,63,260)。【变】 ①一作〔卓忒〕(259,260
读音:Qiūjiā【综】 清正黄旗满洲监生善柱之妻为邱佳氏(260)。
读音:Dāokā藏族姓氏,本庄园名,以之为氏。出自卡西氏(源於惹氏族)。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之噶伦有刀喀·夏仲。参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读音:Dì/Dih【综】 源出不详。四川(59)、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Túěrgé【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一作〔图尔格斯〕(72,259)。【人】 图尔格阿敏道,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任副都统(23,72)。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
读音:zhù qiū与“渠丘”同。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渠邱”云:“亦作著邱,赢姓,莒国之君居于渠邱,故谓之渠邱公。”此当以邑为氏。一作“著丘”、“渠丘”。
读音:Zīqi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即菑丘氏。周有勇士甾丘䜣。”(按: 甾丘䜣, 或作“菑丘䜣”、 “丘¶
读音:ān líng【源】 ①安陵,周时小国(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其后以国为氏,见《国名纪》(17)。②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故城在今河南郾城),是为安陵君缠(缠一作繵),子孙氏焉(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