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ì

【源】 ①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9,11,21,60)。一说,姒姓为伯鲧之姓。鲧为尧之崇伯,尧赐鲧姓姒。禹为其子。春秋时杞国为姒姓之裔国(7,12)。 ②相传少昊子台骀封于诸汾川,其后有沈、姒、蓐、黄等国(7,11)。当以国为氏。周文王之母为太姒,出自姒国。 ③北魏时改姒先氏为姒氏(27)。又,北魏时渴侯氏后改为姒氏(6,21)。但据今本《魏书·官氏志》载,渴侯氏改为缑氏(27,70),并非改为姒氏。【望】 辽西(418)。【布】 陕西城固(383)、浙江绍兴禹陵乡、萧山、温州、杭州、四川峨眉、峨边、云南鲁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县、江苏苏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均有此姓。【人】 姒敬叔,春秋时敬叔仕齐,食采于鲍(21)。姒昂,明时蒲州人,正德举人,官通判(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浙江之嵊县、四川之长寿、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先》、《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伯鲧之姓。鲧为尧崇伯,赐姓姒氏。其子禹,受舜禅为夏家,至桀而绝。杞国为姒姓之后。王莽时封夏后辽西姒丰为章功侯。” 《姓氏考略》据《论衡》注云: “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姓。”“薏苡” 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为卵形,果仁白色,叫薏仁米,可供食用和药用。俗或称“药玉米”、“回回米”。吞薏苡而孕,传说而已,不足为训。仅供参考。②郑樵又注: “姒先之为姒。”“姒先”,或作 “似先”,高丽族姓氏,故此 “”则出自高丽族。

元代有姒庸道,陕州人,米脂知县; 明代有姒昂,襄阳通判。

猜你喜欢

  • 读音:guǎn【源】 见《姓苑》(9,17)。【望】平昌(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纂要》,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为官姓所改。”不知其所本。

  • 燕佳

    读音:Yānjiā【综】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公图之妻为燕佳氏(260)。

  • 達延

    读音:Dáyán【综】 清蒙古正蓝旗、蒙古正红旗(259)、驻防黑龙江正蓝旗(260)中均有达延氏。清正蓝旗蒙古前锋蓝翊长七达色之妻为达颜氏(260),〔达颜〕似即达延之异译。

  • 斑鳩

    读音:Bānj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引 《姓林全书》 云: “斑鸠,姓氏。”当是以鸟命氏。

  • 纍和

    读音:Léihé【源】 尧臣和仲之孙宗,处于清累,百姓号曰累和,后因氏,见《后汉书·郡国志》(17,37)。张澍考证,和仲孙宗,处清素自守,为素和氏,非累和氏,宜删(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 温敦

    读音:wēn dūn【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温敦,金时女真部落,分布于长白山、阿跋斯水(今牡丹江上游)、涞流河(今拉林河)、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德邻石(在牡丹江中游)等地。以部为氏(397)。一说

  • 士敬

    读音:Shìjìng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亦载,未详其源。

  • 舒穆哩

    读音:Shūmù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海兰木、萨尔必图村等地(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莫氏(180)。②一作〔舒穆理〕(260)。【人】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勒腾额之妻

  • 读音:Zhē/Je【综】 明洪武间云南临良府哈尼族思陀司土司遮比,世代以遮为姓,至清顺治中改姓为李(137)。

  • 读音:Luán【综】 源出不详。或为栾之讹字。台湾南投、花连、台东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景县、昌黎、黄骅,山东之昌乐、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