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áo

【源】 ①本桥姓。汉时太尉桥元六世孙勤,北魏时官平原内史,从孝文帝入关居同州。至后周文帝时命桥氏去木为乔氏,义取高远,见《唐书·世系表》(6,12,15,17,60)。 ②汉时匈奴贵族有乔氏,见《前代录》(9,12,17,60,70)。 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今满族姓(344)。 ④傈僳族刮饶时氏汉姓为乔(148,149,150)。 ⑤达斡尔族瓦楞氏汉姓为乔(189)。 ⑥土家(387)、蒙古(344)、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梁国、冯翊、浚阳(17,21,60),浚义(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8%,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省多此姓,4省乔姓约占全国汉族乔姓人口67%。【人】 乔蕤,三国时袁术部将(21)。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上海,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傣、苗、布依、锡伯、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 注引 《唐书·宰相世系表》 云: “系出姬姓。本桥氏,其后去木为 ‘乔’ 氏。”郑樵注云: “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作相。命桥氏去 ‘木’,义取高远。” “以地为氏。”然而 “后周” 仅三帝而已——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而无“文帝”。郑樵之世,距后周不远,何以有此疏漏?姑存疑。②郑樵又注:“匈奴贵姓。世为辅相。” ③鲜卑族亦有乔姓,前赵乔智明是,乃鲜卑前部人,折冲将军。④达斡尔族之乔姓,出自 “洼兰”,汉意为“巧妙的”,后或取其意译“巧妙的”之首音 “qiǎo” 谐以音近之 “”。而为单姓。⑤傈僳族之乔姓,出自荞氏族,因荞谐以“”字而为姓。注④、⑤见 《中国人的姓名》。

后汉有乔扈,云中太守; 唐代有乔知之,冯翊人,左司郎中; 元代有乔吉,太原人。

猜你喜欢

  • 读音:nòu【源】广信(故治在今广西梧州)有耨氏,其先本姓陆,避仇改姓耨,见《姓考》(7,12,15,17,60)。 【变】一作䅶(60,62)。 【望】信都(17,418)。罕见姓氏。

  • 读音:Jū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未详其源。或作“��”。

  • 读音:téng【源】见《万姓统谱》(15,21)。【望】辽宁(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藤文泽,明时吴川人,宣德中同安县丞(15,2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

  • 蘇倫木

    读音:Sūlúnmù【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吴什之妻为苏伦木氏(260)。

  • 读音:qīng【源】 ①少昊氏之父,初封于清(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之清城),见《国名纪》(17,60)。当以国为氏。②清,春秋时晋大夫之食邑(故城在今山西稷山南),至晋厉公嬖大夫清沸魋,始以邑为氏(7,

  • 乌那罗

    读音:wū nā luó北齐有乌那罗爱。(见《广韵》)

  • 女奚烈

    读音:nǚ xī liè【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60,71)。其先在辽时属呼伦贝尔敌烈部,以部为氏,至金时始称女奚烈,在元时又改称亦乞烈,明清时均称钮祜禄氏(100,180)。②赐姓。金宣宗赐张资禄姓

  • 羌邱

    读音:Qiāng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本为地名,或以地为氏。一作“羌丘”。

  • 歐冶

    读音:Ōuyě【综】 晋王嘉《拾遗记》中有欧冶专精(63)。《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 收载,未详其源。(按:春秋时越有欧冶子,善铸剑者,其后有欧氏,音转而为“区”; 亦当有

  • 曲摸

    读音:Qǔmō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