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

【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向戍为左师,食采于合(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北),谓之合左师,后以邑为氏(6,11,15,17)。②回族姓(380)。云南回族合姓,亦通哈姓(105)。③朝鲜族姓。【望】 冯翊(17,60,418)。【布】 河南卫辉(287)、洛宁(294)、林县(343)、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高雄(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合举,明时宣德中任河北鸡泽知县,见《大同府志》(15,1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晋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邱北、通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彝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子姓。宋向戍食采於合,为宋左师,故谓之合左师。望出冯翊。”此以邑为氏 (按: “向戍”,《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作“向成”; 《姓氏词典》 作 “向戌”,皆误)。向戍,春秋时宋国执政,宋桓公之孙,故为子姓。②回族之合姓,则名 “阿合麦德” 所改。因宗教原因,回族多有名阿合麦德者,或取第二音节谐“” 而为单姓,后又改为 “”。

汉代有合欢; 元代有合赞、合答安; 明代有合举,鸡泽知县; 又有合鸾,蒙阴知县; 清代有合揆,雍正丁未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jìn【源】巫祝善禁术者以为氏(60,62)。亦见《姓苑》(6,7,12,15,17)。 【望】吴兴(17,418)。 【布】湖北武汉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郑通

  • 磨离

    读音:mò lí吐蕃首领之姓。(见《唐书》)

  • 读音:jiàn卫康叔为连属之监,其后氏焉。(见《风俗通》)▲<汉>监居翁,南越桂林监。<后魏>监伯阳,清河人,名儒。

  • 读音:xùn见《姓苑》。

  • 吉喇特

    读音:Jílǎ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济拉特氏、济拉忒氏(259,260),清正蓝旗蒙古前锋伍尔图那苏图之妻为吉拉特氏,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库德之妻为齐勒特氏

  • 新和

    读音:xīn hé【源】 见《姓源》(7,9,11,17)。新和系地名,以地为氏,见《姓氏源流》(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源流考》 注云: “以地为氏。”未道其

  • 轩丘

    读音:xuān qiū楚文王庶子食采于轩丘,其后为氏。(见《风俗通》)楚文王子食采轩丘,因氏。汉有梁相轩丘豹。(见《通志·氏族略》)

  • 巴爾拉

    读音:Bāěr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辽河(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辽河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diāo【源】 ①夏禹之后有凋氏(8,60,62)。②或出于雕氏(91)。【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凋成,东晋时后赵石遵部将(7)。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 读音:Hū【源】 见《康熙字典》(60,80)。或以河名为氏,滹沱河源出山西繁峙泰戏山(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康熙字典》亦收。《山海经》载: “大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