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南宫

南宫


读音:Nán gōng

南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周文王“八士”之一有南宫括,其后以南宫为姓。二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仲孙闵,居住在南宫,他的后代遂以居住地地名命姓。三是春秋时鲁国有个叫阙的人,因居住在南宫,遂以南宫命姓。

南宫姓郡望居于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鲁郡(今山东曲阜一带)。

南宫姓历史人物有南宫括,周文王四友之一,辅佐周文王、武王兴国灭纣,功勋卓著。

南宫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九十三位。


姬姓,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见《尚友录》)

鲁有南宫阅,居南宫,因为氏。(见《世本》)

孟僖子之后,或言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见《通志·氏族略》)

▲<春秋宋>南宫长万。<宋>南宫靖一,南昌人,号坡山主人。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山西之运城、黑龙江之嫩江县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孟僖子之后也。” 以地为氏。②又云: “或言文王四友南宫子之后。” 史称 “南宫括” 者二: 其一,周武王臣。武王灭纣,命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赈贫乏。见《史记·周本纪》。《汉书·古今人表》作“南宫适”,师古注谓“为文王四友之一”。其二,春秋鲁人,即孟僖子之子仲孙阅,以居南宫,因以为氏 (按: 故 《姓氏考略》 注引 《世本》 称: “鲁有南宫阅,居南宫,因为氏。”) 字子容,亦称南容,孔子弟子,以智自将,世清不废; 世浊不污,读 《诗》 尝三复 《白圭》之章,孔子妻以兄女。见 《史记·仲尼弟子传》。《汉书·古今人表》师古 (注)作“南宫縚”; 《家语·弟子解》 作“南宫韬”; 《论语·宪问》 作 “南宫适”。③《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其先有食邑南宫者,以邑为氏。唐冀州南宫县 (今属河北),即其地也。”

猜你喜欢

  • 达步干

    读音:dá bù gān与“达薄干”同。

  • 穆和林

    读音:Mùhélí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穆和林(23,63,180)。以地为氏(23)。【人】清镶白旗蒙古拜唐阿雅图之妻为穆和林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穆和林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 读音:pú【源】占城国人姓,见《宋史》。占城国在今越南中部。入居中国者以莆为氏(60,62)。 【布】北京(91)、浙江江山(325)、台湾花莲、基隆(68,261)、四川成都(91)、灌县、乐山、河

  • 武佳

    读音:Wǔ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乌喇、索伦、费达木村、五间房、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武氏(180)。【人】 清文宗(咸丰帝)之云嫔为武佳氏(72)。

  • 莫蘆

    读音:Mòl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总论·变夷》载: “莫芦之为芦,或为卢。”或作“莫卢”,姑兼收。

  • 布爾哈齊特

    读音:Bùěrhǎ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清镶白旗蒙古抢手白起之妻为布拉克齐特氏,镶黄旗蒙古闲散恩格图之妻为布尔哈奇特氏,镶白旗蒙古闲散伊伦忒之妻为布尔喀起忒氏,正红旗蒙古

  • 赤誦

    读音:Chìsòng【综】 获麟之儿,姓赤诵,名子乔,字受纪,孔子亲问之,见《孝经援神契》(60,62)。赤诵即赤松。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孝经·援神契》 云: “获麟之儿

  • 读音:Yǎng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上古虞舜时的大臣仰延之后。二为秦惠王之子公子卬之后。卬,古为仰字的右半部,其支庶子孙以祖字为姓,加一人旁,遂成仰姓。仰姓以江浙一带为主要分布区。仰姓

  • 读音:Bó【源】 駮马氏后改为駮氏(62)。【变】一作〔驳〕。【人】駮少伯,汉时代北人,封安定侯(15,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上声部,其注云: “汉驳少伯,封安定侯。”(按

  • 可汗

    读音:Kěhán【源】 柔然、突厥、回纥等国君主称可汗,或以此为姓(62)。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及《中国姓氏集》(62)。【变】明清时甘肃临夏土司韩姓,其姓系“可汗”之略称(103)。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