凢
【综】 凡一作凢(19,21)。或系樊姓俗写。汉、壮等民族均有此姓。江西萍乡(371)、广西都安等地均有此姓。
【综】 凡一作凢(19,21)。或系樊姓俗写。汉、壮等民族均有此姓。江西萍乡(371)、广西都安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shòu【源】 见《姓苑》(6,7,9,11)。【望】 京兆(17,418)。【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人】 授异众,汉时丹阳人(15,21)。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续通
读音:rǎn xìng【源】 古圣王有冉相氏,见《庄子·则阳篇》(11,17,21,60)。亦见《路史》(4)。或系《庄子》虚构人物。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庄子》注云: “古圣
读音:zhì质氏出夙氏。(见《路史》)质氏以洒扫而鼎食。(见《汉书·货殖传》)
读音:Wèi/Wey, Oe, Wai【源】 ①系自姚姓。古有卫国,舜之后裔,后灭于裔,见《郡国志》。以国为氏(17)。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于卫(故城在今河南淇东北之朝歌城),传国四十余代,
读音:Mòhèfú【源】北周时库莫奚五部之一有莫贺弗,当以部为氏(26)。奚,族名,或称库莫奚、库真奚。始见于北魏记载,活跃于唐、五代,与契丹为近族。居地西抵今达里诺尔,南近大凌河,以老哈河为活动中心
读音:Jué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解》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Jiànglóu【综】 代北人姓。后改偻氏,见《魏书·官氏志》(7,60)。但今本有匹娄氏,而无匠偻氏之文,疑匠偻即为匹娄之讹(7,70,242)。【望】 河南(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
读音:Cháng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常丘” 云: “又作 ‘常邱’。见《姓解》。”
读音:zhū lóu邾子迁娄,后有邾娄氏。(见《姓考》)
读音:Āēn【综】 彝族姓。四川普格有此姓(210)。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