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推
读音:yú tuī
楚公族后有余推氏。(见《路史》)
楚公族后有余推氏。(见《路史》)
读音:Gōngliú【源】 ①周之始祖后稷之曾孙公刘之后有公刘氏(7,17,60)。 ②春秋时吴公族有公刘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
读音:Zhákùtǎ《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顺治时盛京将军乌库理姓此氏。” (按: 此当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之“札库塔”,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Shǐmù【源】 汉封舜之裔妫昌为始睦侯,以主祀。其后有始睦氏(19,21)。
读音:Diāo/Diau,Dyau【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读音:Hédú/Hotu【源】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Sūn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说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 后又移封于卫, 故史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 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 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
读音:Chénliú【综】 当系陈、刘两单姓合成。台湾花莲有此姓(68,261)。
读音:chēng称,(见《姓苑》)鲁公族之后。(见《路史》)
读音:Xī【音】又音Juàn(84)。【源】①纪侯之后有酅氏,后去邑为巂,见《姓源》(17,60,62)。又,纪侯失国,以其弟奉酅入齐,后有纪氏、邢氏、氏、裂氏、鄣氏(19,21)。〔
读音:pò yě tóu宇文述本姓破野头氏。(见《隋书·宇文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