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骆丞集

骆丞集

四卷。唐骆宾王(619-687)撰。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文学家,官至礼部,兼东台详正学士,艺文令。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幼年聪颖,七岁即能赋诗,博得神童的美誉。在任长安主簿,擢侍御史时,因多次上疏言事,武后不悦,被诬贪赃下狱。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李敬业在扬州举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参加李敬业军,所拟《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震撼朝野。后李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闻一多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闻一多全集》丙集《宫体诗的自赎》)。其著作由郗云卿编成文集十卷,此后亦散佚。据《唐书·文苑传》称“中宗时昭求其文,得百余篇,命郗云卿编成文集十卷。”此后亦散佚。今所传《骆宾王文集》凡四卷,有文三十八篇、诗一百二十五首,赋颂三篇。又有《唐骆先生文集》六卷,乌程陆宏祚,仁和虞九章,钱塘童昌祚共同订释。《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称:“是集卷一颂、五言古诗,卷二五言律诗,卷三排律、五言绝句、杂言,卷四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序类,卷五表启类(此疑有误),卷六杂著类、檄文”。其诗多悲愤之辞,感情激荡,词采富赡,开启一代诗风。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继承了六朝以来诗人们积累的丰富艺术经验。其特色,在于音节和谐,言词流利,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基本上摒弃了纤巧堆砌的作风,在格律形式上也有所探索和贡献,奠定了唐人歌行和五律的形式。为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形成打下基础。后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盛唐李颀的《古从军行》、王维的《老将行》、高适的《燕歌行》,中唐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诗》、晚唐郑嵎的《津阳门诗》、韦庄的《秦妇吟》等为人熟知的名篇,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而来。关于对该集整理,首先由郗云卿奉唐中宗之命编成集十卷,新旧《唐书》、《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均作十卷。到明代,宋、元旧本不见记录,而明人编辑者却很多,卷帙也不一致。其中最著名的有明人陈魁士注的《骆子集注》四卷,其集收颂一篇、赋二篇、诗一一七首、表一篇、对策三篇、启十篇、书五篇、序九篇、杂著六篇、共计一五四篇。其后有《骆宾王文集》十卷,明刊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到清代,宋、元旧本相继发现。清代有《骆侍御全集》四卷,附考异一卷。后由陈氏对明清时期流行的《骆宾王文集》进行校订辑佚,详加笺释,是一部较好注本,清咸丰刊印。1985年又重新出版。

猜你喜欢

  • 辽史

    一百一十六卷。元脱脱(详见前条)等撰修。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为总裁。《辽史》由脱脱领衔编修,具体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四人分撰。至正三年四月开始撰写,次年三月

  • 丧服经传王氏注

    一卷。魏王肃(详见《仪礼注》)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别出《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唐书·艺文志》题注《丧服记》,应当是在前代,《丧服》在十七篇外单行,因此,马、郑等人都著有《丧服经传注》。

  • 圭美堂集

    二十六卷。清徐用锡(1657-?)撰。徐用锡,江苏宿迁人,字坛长,号昼堂(一作画堂)。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不久告老归里。其学以李光地为宗。本集有诗十卷,文十六卷。是其族子徐铎和

  • 经学队仗

    三卷。旧本题朱景元(生卒年不详)撰。朱景元爵里亦不详。据晁公武《读书志》所载。朱景元大约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作过唐太子谕德,著有诗集一卷。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且杂引经语以疏其义。因其中词

  • 仪顾堂题跋

    十六卷,续跋十六卷。清陆心源撰。陆氏精通经学,藏书极富,是书为书跋汇编之作。其藏室“皕宋楼”多藏宋元善本、旧抄名校本、影写影刻本,每有考辨,陆氏辄亲撰题跋,遂辑成此书。卷一经、卷二至五史、卷六至九子、

  • 玩月轩诗草

    一卷。《爨余吟草》二卷,清屠镜心撰。屠镜心,生卒年不详,江苏宜兴人,库生任星咸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年间巾箱刊本,卷首题“阳羡屠镜心《扫花主人剩草》”字样。书前有其侄屠耀曾、张之缙所作的序言;还有戴

  • 诗经通义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著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

  • 静庵集

    十二卷。清郑日奎(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日奎,字次公,贵溪(今江西贵溪)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69)进士,授庶吉士,散馆,后授礼部主事。康熙十一年(1672)与王士祯同典四川乡试。著有

  • 尚书中候

    ①一卷。原题阙名。此卷所辑,共有十条。其中,只有“周公归政于成王,太平制礼,鸾凤见“一条,与《太平御览》所引完全相同,其他九条如“尧沉璧于河,白云起,回风摇落”条,“帝尧即政,景星出翼”条,“尧即位七

  • 薛文清集

    二十四卷。明薛瑄(1389或1392-1464)撰。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官至礼部右侍郎。谥文清。性刚直,曾因融怒王振下狱。学宗程东。其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河东派”之称。但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