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略易通

韵略易通

①一卷。明兰茂撰。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据《嵩明州志》谓兰茂字廷秀,杨林(今云南嵩明县南)人。性聪慧,过目成诵。年十三通经史,长益嗜学。赋性简淡,不乐仕进,尝额其轩曰止庵,因自号焉。所著有《元壶集》、《鉴例折衷》、《经史余论》、《韵略易通》、《止庵吟稿》、《安边条策》、《声律发蒙》等。与安宁张维齐名,一时学者宗之。年八十崇祀乡贤。又清钱曾《读书敏求记》有“和光道人止庵编《韵略易通》成而序之”的说法,则兰茂又有和光道人之号。《韵略易通》成于正统七年(1442年)九月,晚《洪武正韵》六十七年。是书用一首“早梅诗”代表声母系统,“早梅诗”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这二十个声母的音值大概是:

冰p  破p‘  梅m  风f 无v

东t  天t‘  暖n  来l

早ts  从ts’  雪s

枝t∫ 春t∫’ 上∫  人

见k  开k’  一o  向x

这二十个声母与《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基本相合,与现代北方话也很接近。其特点是全浊声母消失,群合于溪,定合于透,并合于滂,奉和于非,床合于穿,禅合于审,邪合于心,匣合于晓。此外,知彻澄娘与照穿床泥合一。本书分二十韵部:一东洪、二江阳、三真文、四山寒、五端恒、六先全、七庚晴、八侵寻、九缄咸、十廉纤、十一支辞、十二西微、十三居鱼、十四呼模、十五皆来、十六萧豪、十七戈何、十八家麻、十九遮蛇、二十幽楼。这二十韵部,与《中原音韵》所分十九韵部接近,只是它把《中原音韵》的“鱼模”部分为“呼模”、“居鱼”两部;“居鱼”部可能已读〔y〕。《韵略易通》还保留入声和入声韵。同一声纽之下,分列平上去入四声之字。入声韵配阳声韵,阳声韵十部,所以入声韵实际也有十部,只是没有明确独立出来。平声分阴阳,但不标阴阳之名,阴平和阳平字用〇隔开。兰书在体例上也改变了传统韵书的作法,它横列早梅诗代表声母,下隶以平上去入各字,不注反切或直音而音可自现。各字之下略加注解。这种体例为其后《十五音》等通俗韵书所采用。《四库全书提要》批评此书“尽变古法,以就方音;其凡例称‘惟以应用便俗字样收入,读经史当取正于本文音释,不可泥此’,则亦自知其陋矣。”这种批评是不公正的。这部书可能是兰氏为云南人所编的官话读本,反映的是明朝时云南官话的实际读音,对于语音史研究,是有参考价值的。本书为便应用,颇多便俗字样而不及经史音释,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云:“《韵略易通》就是现在的平民识字课本,又可以说是国音字典。他本来就不是为那高人雅士写的,高人雅士也不必苛责他。”《韵略易通》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刊本、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吴允中刊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高举《古今韵撮》本。高本较善,吴本舛误甚多。另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李棠馥校刊本,与《古今汇编》同刊。②二卷。题真空本悟禅师集。本悟字真空,是兰茂的同乡后学,小兰茂四十四岁。他对兰书加以校刊删改,重加编辑,而仍以《韵略易通》之名,刊入《云南丛书》之中。本悟书删去“早梅诗”,易以三十六字母作为声类标目;各字的注解也有改动;而且,在各类字音之下往往注以“某重韵”字样,据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分析,“某重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了语音变化,如“东洪”与“庚晴”混读,反映〔ug〕与〔eg〕〔ig〕已混为一韵;“缄咸”“廉纤”与“先全”“山寒”及“端桓”混读,反映〔am〕与〔an〕已混为一韵;“侵寻”与“真文”混读,反映〔em〕与〔en〕已混为一韵;“支辞”之“知”“照”“穿”“床”“审”“禅”各母下之字与“西微”之“知”“照”母下之一部分,“穿”“床”母下之一部分及“审”“禅”母下之一部分混为一韵,反映这些字已读卷舌音。另一种是反映了该地方音特点,如“山寒”“端桓”及“先全”均有与“江阳”混读的,反映方言中〔an〕与〔ag〕有混读之字;“真文”与“东洪”及“庚晴”有混读的,反映方言中〔en〕(〔in〕)与〔eg〕(〔ig〕)有混读之字。本悟改本似仅刊入《云南丛书》中。又明方以智谓“早梅诗”是张洪阳所作。案张洪阳即张位,字明成。新建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所著《问奇集》中有“早梅诗切字例”。其作书年代虽不可确考,但其时代晚于兰氏,所以“早梅诗”肯定是转载兰氏的。因之,“早梅诗”为兰氏所创是可以肯定的。说见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

猜你喜欢

  • 赵瓯北全集

    七种,一百七十五卷。清赵翼(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收书为《二十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皇朝武功纪盛》四卷、《瓯北诗抄》二十卷、《瓯北诗话》十二卷、《瓯北

  • 靖安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朱堂、李纪修,舒友亮纂。朱堂,字冠山,号敬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明史纲目馆分修,乾隆十六年(1751)任靖安知县。李纪,字畴四,四川中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

  •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

  • 楚范

    六卷。明张之象(1496-1577)撰。张之象字元超,号同鹿,吴县(今属江苏)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有《太史史例》、《楚骚绮语》、《彤管新编》、《唐雅》、《唐诗类苑》、《古诗类苑》等书。本书共

  • 痘疹博爱心鉴

    二卷。明魏直(生卒年不详)撰。魏直,字廷豹,号桂岩,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善诗文,通医理,以医闻名于吴越间,尤长于小儿痘疹证治。此书又名《痘疹全书博爱心鉴》,简称《博爱心鉴》,成书于嘉靖四年(1525

  •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

  • 易经补义

    ①四卷。明方芬撰。方芬字舒林,安徽歙县人。此书全列《本义》于前,而把自己所阐发的意思附赘在书末,均标有“补”字加以分别。所得非常肤浅。凡例说,述其王父有度所撰《易旨正宗》,及其父希莱《易经要旨》而作此

  • 阴符经疏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十愿斋易说

    一卷,《霞舟易笺》一卷。明吴钟峦撰。钟峦字峦稚,号霞舟。江苏武进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桂林府推官。鲁王监国,以为礼部尚书。后来自焚而死。此编每卦摘笺数语,只有上经三十卦,没有下经,似乎不是

  • 南朝史精语

    十卷。宋洪迈撰。该书摘录南朝宋、齐、梁、陈四史中古隽之语,谓之精语,次第成篇,计有《宋书》四卷、《齐书》三卷、《梁书》二卷、《陈书》一卷。该书有清浙江王启淑家藏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