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

四卷(民国十七年拓本)。马衡(1881-1955)编次。马衡,字叔平,浙江鄞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关于此书,最初是大兴孙壮倡议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石,并与马衡相商。于是以两家所藏为主,再加上吴兴徐鸿宝、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满川吴宝炜、胶州柯昌泗以及其他数家所藏残石,请金溪周康元传拓三十份,以广其传。分类编次则马衡所为。共得二百一十四石,一千零九十八字。从数量上看,虽仅及宋人所得的一半,但其范围之广则远非宋人所能及。计汉石经有《周易》、《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及《后记》共七种;魏石经则有《尚书》之《尧典》、《皋陶谟》、《高宗肜日》、《微子》、《金滕》、《梓材》、《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诸残石。《春秋经》则有《庄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诸残石。还有包括汉魏两石经在内的一百几十个单文只字。此书颇有价值。如《春秋·襄公十一年》经“莒子”,石经作“筥子”,《公羊传·僖公十年》“又将图寡人之为尔君者”,石经作“又将寡人之图为尔君者”。魏石经《尚书·君奭》“有殷嗣天灭威”,古文“嗣”作“”,与宋人所得者相合。又如《尚书·多方》“王至於宗周”,今本“至”上无“王”字。这些都是校经的重要参考材料。

猜你喜欢

  • 晚晴簃诗汇

    二百卷。徐世昌(1855-1939)辑。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祖籍天津,生于河南汲县,清末民初大官僚。早年与袁世凯结为兄弟,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

  • 名媛汇诗

    二十卷。明郑文昂编。郑文昂生平未详。闺秀著作,明人喜为编辑。然大抵辗转剿袭,体例略同。此书较《名媛诗归》等书,不过增入杂文。其余皆互相出入,伪误亦复相沿。

  • 四书解尚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以《四书》来解释《尚书》,其间也多有贴切可取之处。比如《四书·大学》首章谈“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与《尚书》开首“克明峻德”一节的意义相吻合。再如以“父

  • 济生拔粹

    见《济生拔粹方》。

  • 理学传心纂要

    八卷。清孙奇逢(1585~1675)撰。漆士昌(生卒年不详)补。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学者称之为夏峰先生,又自号岁寒老人,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人。十七岁中举人。曾抗击清兵,清廷招聘,但剃发易服。从事

  • 芝园秘录初刻

    七种,十四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编辑。丛书汇辑宋人杂著七种:《易说》二卷,宋吕祖谦撰;《诗论》一卷,宋程大昌撰;《二老堂杂志》五卷,宋周必大撰;《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宋吕祉辑;《杨公笔录》一卷

  • 四书酌言

    三十一卷。明寇慎撰。慎字永修,号礼亭,自号祋祤逸叟,同官(今陕西同官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苏州府知府。寇慎归宗王学,故书中多辟朱子之说,而某些观点近于禅理。

  • 春秋大全

    三十卷。明胡广(详见《周易大全》)等奉敕撰。元仁宗延璠年间新定科举制度,于《春秋》采用胡安国《春秋传》,因而汪克宽作《春秋纂疏》,全以《胡传》为主,而此书则几乎全抄袭汪氏《纂疏》。朱彝尊《经义考》引吴

  • 平山文集

    八卷,《诗集》八卷。明何涛(约1540年前后在世)撰。何涛,字仲平,江西广昌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年(1525)举人。授安庆府推官,不久即弃去。著有《平山文集》。是集凡八卷。诗集亦八卷。何涛为人耿介,

  • 字义详讲

    见《北溪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