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封府教授,累迁兵部员外郎。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与义诗源出豫章,天分绝高。风格
晋代竺法维(生卒年不详)撰。竺法维,很可能是晋代来华的一天竺沙门。所作《佛国记》一书,早已亡佚。《通典》卷一百九十三、《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十三、《水经注》卷一、《高僧传》卷二,均有引自《佛国记》一书
一卷。明郑洛书(1498-1536)撰。郑洛书,字启范,号思斋,莆田(今属福建)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提督南直隶学政。事迹附见于《明史·解一贯传》中。本书前无序,后无跋,谁所编
十二卷。清项淳(详见《一幅集》)撰。本书是项淳庚戌至甲寅年间所撰。与《一幅集》正编不同的是,正编以编年定次序,本书以经分卷:《易》、《尚书》、《诗》、《春秋》、《礼记》、《周官》、《仪礼》、《大学》、
无卷数。明蒋轶凡(生卒年不详)编。蒋轶凡,字季超,诸暨(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首载《伪三坟》和《乾坤凿度》,称之为“皇书”;其次载有《中天佚典》,伪托为五帝之言,因此称之为“帝佚”。书首有
二卷。明都穆(约1514年前后在世)撰。都穆,字元敬,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穆好学不倦,著述颇丰,有《谈纂》二卷、《壬午功臣爵赏录》、《听雨纪谈》一卷等多部。《谈纂》一书杂记元明以
三卷。明李经伦撰。李经伦事详《礼经类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共十章,一为“稽中”,二为“原明”,三为“稽圣经”,四为“原敬”,五为“慎致知之要”,六为“原内外动静之合一”,七为“原诚意”,八为
八卷。清严如煜(?-1826)撰。严如煜字炳文,号乐园。湖南溆浦人。嘉庆年间贵州苗民举事,曾佐姜晟幕。后试孝廉方正科第一。授知县,累官陕西按察使。著有《详防备览》、《苗防备览》、《屯防书》、《三省边防
六卷。清谢复茪撰。谢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蒙引》诸家之说各系于其下。他的儿子谢能立认为图说不完备,重加纂订,别为一编,附之于后。属私塾讲本之类。《四库全书总
三卷,清许光世、蔡晋成合纂。许光世,字剑虹。蔡晋成,字剑修。两人皆为江苏阳湖人,宣统三年(1911)同任上海自治编辑所编辑。全书三卷,分为:地理、政治、历史:以位置、境界、幅员、人口、山脉、河流、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