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三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明戴元礼校补。又名《金匮钩元》、《平治荟萃》。此书为朱氏临证医案之节录,经门人校补,成书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论述临床各种病证。卷一、卷二以内科杂证为主,兼述喉证和外科的一些病证,如中风、六郁、内伤、伤寒、温病、咳嗽、痢、泄泻、伤食、五疸、水肿、臌胀、头风、眩晕、心痛、腰疼、劳瘵、咳血、缠喉风、咽喉生疮、肠痈、痔疮等;卷三为妇科、儿科病证,包括妇科有关经、带、胎、产及儿科吐泻、黄疸、急慢惊风、疳病等常见病证。末附论六篇,不刻于目录中。六篇为:“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气属阳动作火论”、“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泄泻从湿治有多法论”、“滞下辨论”、“三消之疾燥热胜阴论”。书中分证论治,条理清楚,词旨简明,辨证明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震亨以补阴为宗,实直开补真水之先,其以郁治病,亦妙阐《内经》之旨。”书中所附之方,多为朱氏临证效验之方,方药加减皆有法度。对郁证论治尤祥,创“越鞠丸”通治郁证。朱氏之论及拟订的大补阴丸等补阴诸方、越鞠丸等,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诸证的论述部分标有“戴云”者,为朱氏门人戴元礼所补订,阐述颇多发明。书末的六篇医论均为戴氏所撰,其中不乏有见地的观点。此书曾因避清代康熙名讳,将“钩玄”改为“钩元”。后《薛氏医案丛书》收入本书时,则将书名改为《平治荟萃》。有明万历间刊本、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东汉书刊误

    四卷。宋刘攽(1023-1089)撰。刘攽,字贡父,庆历间进士,熙宁初,知太常礼院,元祐初,召拜中书舍人。享年六十七岁。《宋史·艺文志》记载,刘攽《汉书刊误》四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刘攽《东汉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明堂图说

    一卷。熊罗宿(?-1931)撰。罗宿,字绎元,江西丰城(今江西丰城市)人。光绪丙申(1896)丁巳(1905)间以高材生从善化皮锡瑞于章门景陆堂讲经。皮氏因党禁被黜离国,罗宿也浪迹日本。是书以《周礼·

  • 任子道论

    一卷。原题三国魏任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任嘏,字绍先,乐安博昌(今属山东博兴县)人,官至河东太守,撰有《任子道论》十卷,今已亡佚。清马国翰从类书中辑为一卷,即为今本。后来学者对马国翰所辑聚讼

  •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生卒年不详)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汲古堂集

  • 侠义风月传

    见《好逑传》。

  • 燕翼诒谋录

    五卷。南宋王栐撰。王栐字叔永,号求志老叟,宋无为军(今属安徽)人。曾为官于宋淮北山阳(今江苏淮安)。《燕翼诒谋录》记北宋建隆至嘉琇间的典章制度,共一百六十二条,并详论其兴革得失之由。王栐写作此书的目的

  • 辩伪录

    五卷。元代沙门祥迈(生卒年不详)撰。祥迈,俗姓延、字如意。山西太原人。九岁出家,随师请业,居磐山甘泉普济寺。学勤思进,博通内外典,尤善文笔。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奉敕所撰《辩伪录》,亦称《至元辩伪

  • 皇甫持正文集

    六卷。唐皇甫湜(约777-830)撰。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浙江淳安)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官至工部郎中。性急好酒,恃才傲物,多次触犯同僚,遂自求分司东都,被东都留守裴度召为判官。

  • 太医局诸科程文

    见《太医局诸科程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