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氏佚书二十三种

郑氏佚书二十三种

七十九卷。清袁钧辑。袁钧,生卒年不详,字陶轩,一字秉国,号西庐,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乾隆拔贡,嘉庆间举孝廉方正。曾主稽山书院,治经学颇深,撰有《四明文献征》、《近体乐府》等书。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后汉书·郑玄传》云:“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刊改漏佚,自是学者略知所归。”郑玄生平著述百万余言,所注群经,大多散失,今之所存,不足十分之一。袁钧仿效宋王应麟辑《周易郑康成注》之体例,与友人李庚芸博取诸经义疏及其他诸书所引、参考各家经传辑本,进行考校、纠各家之谬误。所引之文一一注明出处,并将引文、考证附于相应的经文之下,依次编排,而成此编。此书辑郑玄经籍注疏二十三种。袁钧亲手写定仅有《易注》、《尚书》、《尚书中候注》、《诗谱》四种,由曾孙烺曾刻行。另外未写定之十九种,由同族曾孙尧年用了几年的时间,方才写定。光绪年间,瞿鸿官浙江学政,曾下令浙江书局将袁钧所辑《郑氏佚书》全部刊刻。因此,袁氏将自己所刻的书板送交书局,以成全此书刊行。清儒治经,极力推崇郑玄,因此搜辑郑氏佚著者不乏其人。如黄奭辑有《高密遗书十四种》、孔广森辑有《通德堂遗书十七种》,袁钧所辑郑氏佚书最为完备。《郑氏佚书二十三种》目录:《易注》九卷、《尚书注》九卷、《尚书中候注》九卷、《尚书大传注》三卷、《尚书五行传注》一卷、《尚书略说注》一卷、《毛诗谱》三卷、《三礼目录》一卷、《丧服变除》一卷、《鲁礼禘祫义》一卷、《答临硕难礼》一卷、《箴膏肓》一卷、《释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春秋传服氏注》十二卷、《孝经注》一卷、《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驳五经异义》十卷、《六艺论》一卷、《郑志》八卷、《郑记》一卷,附《郑君纪年》一卷。有清光绪四年(1878年)浙江书局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读易一斑

    四卷。清吴丽生撰。吴丽生字淦泉,江苏丹徒人。吴氏此书不对周易作章解句读,只通论其大义,同时对经外规则,周易体系亦有阐述。其说虽多因袭先儒成说,但常附以己意,故其说许多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论周易说,认

  • 南宋杂事诗

    七卷。清沈嘉辙(约1729年前后在世)、吴焯、陈芒光、符曾(1688-?)、赵昱(1689-1747)、厉鹗(1692-1752)、赵信(1701-?)等同撰。沈嘉辙字栾城,焯字尺凫,曾字幼鲁,皆钱塘

  • 东海渔歌

    四卷。清顾春(1799-1877?)撰。顾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后改姓顾,一字子春,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满洲镶蓝旗人。近代女词人。自幼聪慧,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尤工诗词,善书画。二十岁左右嫁乾隆帝曾孙奕绘

  • 葬书

    一卷。旧本题晋郭璞(详见《尔雅注》)撰。《葬书》是否为郭璞所著,古来众说纷纭。《晋书·郭璞传》、干宝《搜神记》等不少著作记述郭璞占筮、相墓的故事,特别是郭璞于暨阳择地葬母预卜虽近水而水将远退,(见《世

  • 时晴斋词抄

    一卷。清张集馨(生卒年不详)撰。集馨字椒云,仪征(今属江苏)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河南布政使,同治间署陕西巡抚,不久以事夺职。所著《时晴斋词抄》,收词共一百二十余首。卷首载杨福臻序(光绪二十一年,18

  • 考古原始

    六卷。清王文清(见《考古略》)撰。明嘉靖年间赵钱曾编撰《古今原始》十四卷。以历代帝王编年纪载,分别记录其事之自始。王文清认为赵釴的《古今原始》自天皇氏至阴康氏荒渺无稽。将此删削,然后依据《圣经》确定为

  • 自误斋诗集

    二卷。明黄应征(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黄应征,字君求,江苏江都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中诸生,不第以卒。其子搜其遗诗为此集。前有冒愈昌序,称:“取数未多,为体差备。浸假中年亡恙,而晚不苦于无年,所纂结

  • 不二斋文选

    七卷。明张元忭(1538-1588)撰。张元忭字子荩,号阳和,浙江绍兴山阴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卒谥文恭。著有《绍兴府志》等。是集为张元忭诗文别集。凡七卷,其中文六卷、诗-卷。卷

  • 吴草庐文钞

    不分卷。春退谷手选。其生卒里贯不详。此钞乃康熙三年(1664)孙承泽所定本。于吴澄支言集中钞其十分之一,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又不分卷帙。属偶然缮写,未及成编之本。此文钞为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收入《

  • 尚书考灵曜

    一卷。本书原题阙名。所辑共十一条,其“地有四游”条、“五百载圣纪符”条、“日旁气白者为虹”条,都见《太平御览》所引;而“星为夏期”与“虚星秋候”两条,在《太平御览》中连而为一,此处分为两条;“五星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