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遂初堂书目

遂初堂书目

一卷,南宋尤袤撰。尤袤(1127-1194),字延之,号遂初,谥文简,江苏无锡人。著名目录学家。自幼聪明好学,嗜书成癖,绍兴十八年(1148)二十二岁中进士第一名,历官著作郎兼太子侍读、枢密院正兼左谕德、太常太卿、礼部尚书。为官清廉,从政之余,喜好藏书、抄书,并著书立说。宋光宗赵焜为其藏书楼赐名“遂初堂”,笔书匾额赐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称其藏书“为近世冠”。尤袤为其藏书编写了目录,即《遂初堂书目》一卷,按四部分四十四类,收书近三千种。其中经部九门:经总类、周易类、尚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孝经孟子类,小学类,收书三百五十七种;史部十八门: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类、故事类、杂传类、伪史类、国史类、本朝杂史类、本朝故事类、本朝杂传类、实录类、职官类、仪注类、刑法类、姓氏类、史学类、目录类、地理类,收书793种;子部十二门:儒家类、杂家类、道家类、释家类、农家类、兵家类、数术家类、小说家类、杂艺类、谱录类、类书类、医书类,收书九百二十六种;集部五门:别集类、章奏类、总集类、文史类、乐典类,收书七百七十九种。其例略与史志同,尤其多记失传古书书名。独到之处是兼载一书各种版本,虽只限于经部和正史类书籍,但仍不失为我国关于版本目录的最早著作。该书还有一个特点:对四部分类体系作了调整,突出本朝著作与新出现的图书,使一些无可归的书籍有类可寻,如子部别立谱录一门,以收香谱、石谱、蟹录之无类可附者。现在通行本,对所记载图书缺卷数、撰者、刊刻时间和地点等,大概在流传过程中被简略了,并非原书。该书最早的版本是《说郛》本,后有《海山仙馆丛书》本,常州先哲遗书本,锡山尤氏丛刊甲集本等。其中“常州先哲遗书本”后有光绪二十二年盛宣怀跋,为最善之本。

猜你喜欢

  • 孔丛子正义

    五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是书据世传《孔丛子》,删去《连丛子》上下篇,又删去《小尔雅》、《诘墨》二篇,以记孔氏言行者编为五卷,每条之下,略仿诗序之例,注曰“此言,某义也”,故谓之正义。其

  • 纬略

    十二卷。南宋高似孙(生卒年不详)撰。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历校书郎、会稽主簿、知处州。为官贪酷,谄事韩侂胄,为人所不齿。退居姚江著书,有《疏寮小集》、《郯录》、《砚笺

  • 陆篑斋集

    十卷。《外集》二卷。明陆垹撰。生卒年不详。陆垹生平见《篑斋杂著》一卷辞目。此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而附录为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

  • 读史镜古编

    三十二卷,清潘世恩撰。潘世恩(1770-1854),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第一;授修撰,后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偕纪昀经理四库全

  • 书传辑录纂注

    见《尚书辑录纂注》。

  • 蕙风簃随笔

    二卷、二笔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与作者所撰《香东漫笔》大致相同,只是其考论金石的地方较少,涉及佛学也仅是记述其名义而已,而记述掌故、版本、诗词及名人轶事之处居多,中间夹有字句考订等内容有可取之处。此

  • 丧服经传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马国翰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

  • 春秋集传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

  • 晁采馆清课

    二卷。明费元禄(生卒年不详)撰。费元禄字学卿,一字无学,铅山(今山西省铝山县东南)人。元禄有文采,工诗文,作诗落笔数千言。尤爱慕贤士,寄兴山林。疏于人事应酬,对于衣履容仅不甚修饰,惟喜读书静坐。铅山之

  • 读春秋略记

    十二卷。明朱朝瑛(详见《读易略记》)撰。此为朱氏《五经略记》之一。此书辑录上自啖助、赵匡,下及季本、郝敬诸家旧说,补以己意。朱氏之说出其师黄道周,其最大之特色在于不囿旧说,不拘俗见,多发己意。其所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