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介堂徐氏传略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分国史列传、先世事略两部分。列传四篇,即徐湛恩、徐绩、徐锟、徐泽醇。事略五篇。据载,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明末家于辽阳,后从清军入关,遂为正篮旗汉军人。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该书当为徐桐所编刊。现有同治间刊本。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分国史列传、先世事略两部分。列传四篇,即徐湛恩、徐绩、徐锟、徐泽醇。事略五篇。据载,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明末家于辽阳,后从清军入关,遂为正篮旗汉军人。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该书当为徐桐所编刊。现有同治间刊本。
三卷。清臧庸辑。臧庸(1767-1811)初名镛堂,字释经,一字西成,又字在东,江苏武进县人。清训诂学家。师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游。曾助阮元编《经籍纂诂》。著《拜经日记》十二卷、《臧氏文献考》六
十四卷。明欧必元(生卒年不详)撰。欧必元,字子建,广东顺德人。必元十五为诸生,试辄第一,尝以时事多艰,慷慨诣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巡抚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曰岭南端士,六十岁方荐,预修省县志乘,颇餍士
二十卷。宋任广(生卒年不详)撰。任广字德俭,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文献通考》写作任广浚,可能是把人名与地名混写在一起了。《书叙指南》,初刻于宋靖康年间,之后,版即被毁。有俞氏者,携旧本南渡。其后,辗
四卷。清史申义(1661年-?年)撰。史申义,字叔时,一字蕉饮,另说号蕉饮,江苏江都人,卒年不详。十五岁补诸生时,已凭《琼花赋》、《霜钟赋》等篇闻名于时,与同乡顾图河用诗学相切磋,故同有诗名,时称“维
三十七卷。清熊宝泰(生卒年不详)编辑。熊宝泰,字善惟,一字芸眉,安徽潜山人。此书为宝泰汇辑。计有熊良巩《西园遗稿》一卷、熊文泰《四十贤人集》一卷、熊宝泰《藕颐类稿》二十卷。外集为桂之《树轩别体诗》、《
①三十卷,清贾待聘纂修。贾待聘,山西夏县人,进士,官竹山知县。县有志,皆亡轶无存。康熙十八年(1679)贾待聘任竹山知县,亟为创修,历三年,成书。《竹山县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明代兵燹,庐
三卷。明陈诗教撰。陈诗教,字四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生卒年代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花里活》一书。是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古往今来的花卉故事。全书按朝代分编,内容大多因袭陈言,特别是在考证方面疏漏较多。
三卷。旧本题朱景元(生卒年不详)撰。朱景元爵里亦不详。据晁公武《读书志》所载。朱景元大约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作过唐太子谕德,著有诗集一卷。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且杂引经语以疏其义。因其中词
一卷。魏孙炎撰,清马国翰辑。炎生卒年不详,字叔然,乐安(今江西省中部)人。授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征为秘书监,不就。详见《三国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说叔然与晋武帝同名,因而称呼其字。史当称名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之孙,吕公著之子。初以父荫入官,吕公著为相之日,不求进取,沉沦下僚,管库近十年。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