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骚大例

读骚大例

一卷。郭焯莹(1877-1928)撰。郭焯莹,字子燮,号炎生。晚改名大痴,自号耘桂先生,湘阴(今湖南湘阴)人。中年后感于事变,放纵不羁,与荡子歌伶为偶,有文才。用二十年功夫注《楚辞》,三易稿而成。《读骚大例》为郭氏研究《楚辞》的纲领著作。卷首有杨树达民国二十年(1931)跋文,正文共计六条。“一曰事据史传校勘……定著《屈赋注商》,依循史迁,为加校勘,发正班、王之谬妄,祛除洪朱之蔽滞,庶今古纷纭之说有所取定也。”“一日义由声音证入……定著《屈赋章句古微》,谨守先说,以涵泳辞气,于屈子渊情,恍若有会,推致二十五篇,颇详究其章分之指。”“一曰谊本故训求通……定著《屈赋解故》……疏证名物之类别,综合词言之条贯,凡通古读,兹事尤为先务,不可得略也。”“一曰辞兼众本是正……定著《屈赋异文笺》,主洪校,亦参取《集注》。”“一曰论依经训节中……定著《屈赋内传》,墨守史录,针班固之膏肓,起王逸之废疾,而推阐洪兴祖之渊情,细绎朱子之大谊,以羽翼史氏,钩校刘勰、黄伯思、晁补之之歧说,以曲尽端末,屈赋指趣,用益昭揭,兹抑千古得失之林也。”“一曰说参异家互发……定著《屈赋外传》,尽班所录异家,引赋就骚,各附其章,其有溢出,或另次《屈赋旁篇》,兼及《补注》所甄引,《后语》所采摭,下逮船山《通释》所新入,咸无遗焉”。杨树达在跋中称“多前人所未发”,《大例》已露端倪。如称“《离骚》即屈子之谏书也”,“《渔父》之三闾大夫即史云楚同姓为楚怀左徒”等,均为前人所未及。版本有民国二十年(1931)文字同盟社铅印本,吉林省、北京图书馆藏。除《大例》外,郭氏尚有《屈赋章句古微》二十六本,叙录一卷。《屈赋内传》五卷,《内传杂篇》三卷。《屈赋外传》二十七卷,附《屈赋校勘记》一卷,《屈子纪年》一卷。以上三书为稿本,存湖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亦收藏郭氏研究《楚辞》手稿二十八册,题郭焯莹遗著稿。

猜你喜欢

  • 勉庵说经

    十卷。清齐祖望(生卒年不详)撰。祖望字望子,号勉庵,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除此书外,还著有《素心堂集》、《增补洗冤录》等。此书包括《读易辨疑》、《尚书一得录》、《诗序

  • 四书拾遗

    六卷。清林春溥编辑。是书无序例,凡《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摭拾群书,不参己见,颇多新颖之解。所解各条于义理事实,均能切合,其搜集甚博,且及时文批尾。该书有道光十四年(1

  • 丧服释疑

    一卷。晋刘智撰,清马国翰辑。智生卒年不详,字子房,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人。官至太常,谥为“成”。其事迹载入《晋书》本传。智是太尉实弟,贞素有兄风,少贫,每斫港柴以资自习,竟成名儒,著《丧服释疑

  • 野蔌品

    一卷。明高濂(生卒年不详)撰。高濂,字深甫,号端南道人,湖上桃花渔,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野蔌品》原收在高濂所撰的一本专讲养生享用的著作《遵生八笺)之中,后由作者摘出单行,题为《野蔌品》。《野蔌品

  • 读孝经日记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

  • 春秋备要

    三十卷。清翁汉麟撰。汉麟字仔安,江苏常熟人。此书讲说经义多取胡安国《春秋传》,并节录《左传》以叙述史事本末;然而体例不纯:作者在书页上栏拟有“破题”,下栏标注合题,与训释经义毫不相关。据此,作者撰此书

  • 周易傅氏注

    一卷。辑佚书,傅氏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傅氏大致为齐梁间人,生平事迹未详。《隋书·经籍志》载,傅氏撰有《周易》十三卷。《唐书·艺文志》载有傅氏《易》注十四卷,《启蒙翼传》亦云十四卷

  • 类雅

    二十卷。不著撰者姓名。观其书中风雨类引《蠡海集》、此书为明人王逵撰。又于鸟类引《埤雅广要》,此书为明人牛衷撰。可见本书似为明人所撰。书转抄而成,又不详其出典。如开卷“蔚兰天”一条,乃陆游《老学庵笔记》

  • 小万卷斋诗稿

    三十二卷。《续稿》十二卷。清朱珔(1769-1850)撰。朱珔字玉存,一字兰坡,号兰友。安徽泾县人。清代文学家。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庶吉士,旋改编修,官至赞善,后因母病归里。主讲钟山、紫阳书院

  • 说文双声叠韵谱

    一卷。清邓廷桢(1775-1846)撰。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精音韵之学,著作尚有《双砚斋笔记》、《诗双声叠韵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