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段注校三种

说文段注校三种

① 近代叶德辉(1864-1927)辑。德辉字焕彬,又字奂仿,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间进士,授部主事。对经史、小学、碑版、摹印等均有研究,治学一宗许慎、郑玄,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故训》、《六书古微》、《说文读若考》、《说文籀文考证》、《周礼郑注正字考》、《春秋三传人名异文考》、《隋书经籍志考证》等。此编所辑三家书是:《徐星伯(松)说文段注札记》(一卷),《龚定盦(自珍)说文段注札记》(一卷)、《桂未谷(馥)说文段注抄》(一卷)《补抄》(一卷)。三家书汇成一编之始末如次:湘潭诸生刘肇隅寄居何绍基之孙棠荪处,见其所藏《说文段注》为徐松故物,徐氏录龚自珍说于其上,间或以“松按”二字为别写出自己的见解,共有七十三事。刘肇隅便各录为一卷。此间长沙叶德辉从京师得桂馥读段注札记三册,遂被宗室盛昱(字伯熙)拿走一册,所余二册为段注上半部,共百五十事,亦由刘肇隅校录。尔后叶德辉便把三者辑为一编,刊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为《观古堂所刊书》,民国八年(1919)重编新印,称为《观古堂汇刻书》,民国二十四年(1935)叶启倬又辑入《郋园先生全书》中,由长沙中国古书刊印社印行。参见《徐氏说文段注札记》、《龚氏说文段注杂记》、《说文段注案抄》。② 四卷。刘肇隅编。刘肇隅,生卒年不详,字廉生,湖南湘潭人。清末诸生。肇隅曾在道州何棠孙家任塾师。《徐松说文段注札记》一书,为刘肇隅从何棠孙家所获。除此之外,何堂孙曾亲自拿出家中私藏的龚自珍《说文段注礼记》一书给刘肇隅,书前有“大兴(今北京市)徐氏藏图籍”和“星伯校读”二大红色印章。可知此书为徐松家故物。徐氏将龚自珍的说解和自己的见解录于书页的书眉处,而将自己的见解用“松按”二字以示区别。在此书的识语中,徐氏简略地叙述了龚自珍师承外祖父段玉裁获取《说文解字》的精华,在校注《说文》时,又不囿于段氏之说,见解独到,因此将其说录于书中。据书中龚自珍的校释可知这些材料录自段玉裁的口授,有的与段注不同,有的对段注作了补充,也有的正段注之失。刘肇隅在执教之暇,对龚自珍《说文段注札记》逐条分析,加以疏通,又将书中凡有“松按”之条另外辑成《徐松说文段注札记》一书。长沙叶德辉为刘肇隅的老师,家中藏有桂馥《说文段注抄》以及《补抄》各一册,此书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谬,并时有令人信服的见解。原书三册,其中一册为盛昱窃取,故只存二册。桂馥为段玉裁的挚友,他的《说文段注抄》开徐松、龚自珍二书的先河,是研究段注的成功之作。刘肇隅便将桂氏书与徐松的《说文段注札记》及龚自珍的《说文段注札记》一并刻之,名之曰:《说文段注校三种》。此书目录:《徐松说文段注札记》一卷、《龚自珍说文段注札记》一卷、《桂馥说文段注抄按》二卷。有清光绪间长沙叶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七子诗选

    十四卷。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生平见《古诗源》条)沈德潜晚年选编其门下士吴地七人之诗成此书。其中有:王鸣盛《耕养斋集》二卷,吴泰来《古香堂集》二卷,王昶《履二斋集》二卷,黄文莲《听雨斋

  • 招远县续志

    四卷。清陈国器、边象曾修,李荫、路藻纂。陈国器,四川资阳县人,举人出身,道光年间任招远县知县。边象曾,道光间曾任招远知县。李荫、路藻招远县志,自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张作砺创修后,又已二百余年未经

  • 赤水玄珠全集

    见《赤水元珠》。

  • 辽文存

    六卷。《附录》二卷。共八卷。缪荃孙(1844-1919)辑。缪荃孙见《旧德集》条。辽朝书禁甚严,著作流传很少,亡国后典籍又多散佚。清人韩小亭曾辑录辽文,已散亡。清光绪中叶,缪荃孙总修《顺天府志》,于搜

  • 参两通极

    六卷。明范守己撰。守己字介儒,号岫云,河南洧川(今河南鄢陵县一带)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曾著有《肃皇外史》四十六卷,《御龙子集》七十七卷,《郢垩集》十二卷。《参两通极》系《御龙子集》之一种,清光

  • 急救仙方

    六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断为宋代之作。此书卷一为背疮治法,对莲子发、蜂窠发、散走流注发、肾俞发、肾俞双发及胛痈、右搭肩发、左搭肩发、对心发及发背两头等诸名目一一讨论,各论其证之形

  • 毛诗徐氏音

    一卷。晋徐邈(344-397)撰。清马国翰辑。徐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晋孝武帝时经谢安荐举,年四十四岁补中书舍人,迁散骑常侍。常肖改孝武帝手诏诗章,使之行于天下。后复使其授太子经。徐邈著

  • 官箴

    ①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

  • 左氏春秋考证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逢禄认为《春秋左氏传》,据《史记》本名《左氏春秋》,如同《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之类。自王莽时刘歆增改条例,推衍事迹,硬说《左氏春秋》传《春秋》,与公羊、

  • 汪氏学行记

    六卷。清汪喜荀撰。喜荀字孟慈,原名喜孙,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喜荀高祖为镐京,曾祖良津,河南县志有传。祖父一元,曾旌表为孝子。父汪中,清史有传。喜荀称述先世懿德,编集名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