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
十卷首一卷附续志一卷,清黄海修,蒋若渊纂。黄海,字鲸涛,福建莆田人。拔贡,知县。蒋若渊字静涵,广西兴安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兴安旧有纪事二十九页,略载风土人物,自明嘉靖后一概失纪。乾隆间,
六卷。清董诏(生卒年不详)撰。董诏字朴园,陕西安康人。乾隆间举人,无意仕进,惟以治《说文》为乐。是书分四大端:订经、存古、通变、惜逸。《订经》内分“参经考异”、“据经审误”、“绎经存异”、“检经补异”
① 一卷。明孙珏辑,一共只有两条。第一条,“西王母于太荒之国,得益地图,慕舜德,远来献之”,见于《玉海·地理门》;第二条,“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见《太平御览》。此两条
三十四卷。清范家相(详见《诗沈》)撰辑。三种为《诗沈》二十卷(收入《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十卷、《夏小正辑注》四卷。《诗沈》内容可参阅本书该条。《三家诗拾遗》盖辑录散见经传注疏等著作中齐鲁韩三家
十卷。清末民国初朱福清撰。朱福清字仙槎,浙江嘉兴人。生平精医药,著有《医学钳珠》一卷。丛书收书三种,有《最乐亭诗草》二卷、《鸳湖求旧录》四卷,《求旧续录》四卷。其中《鸳湖求旧录》,乃选嘉兴、秀水二县中
四卷。梁代释宝唱撰。宝唱生平事迹详见《慈悲道场忏法》条。《比丘尼传》一书,略称《尼传》。是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附见五十一人的传记。所记大多为江浙地区之人,中原和边远地域的人很少,原
二十卷。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一号昆林。河北柏乡人。顺治进士,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顺治间,任言官。玄烨(康熙帝)亲政后,因有党附鳌拜之嫌,被解职。他治程朱理学。著有
①九卷。明邢云路纂修。邢云路字泽宇,河北徐水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十四年(1587)任临汾县知县。时值大饥,流亡载道,锐意抚恤,有饿莩辄掩覆之。尝筑干金堰,兴水利,开永丰渠,防水患。辑县志,
一百卷。《补正》四卷。清陆心源(1834-1894)撰。陆心源字刚父,一作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1865年任广东南韶兵备道。1867年调高廉兵备道。后奉调赴闽省,总办税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