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考补注

诗考补注

二卷。附《补遗》一卷。清代丁晏撰。丁晏曾著《六艺堂诗礼》七卷,此书即为其一。宋王应麟《诗考》因系草创,未及审定,错误较多,有的前后重复,有的次序失当,有的援据不准。近世刊本讹误更多。丁晏此书对《诗考》进行了修订,删去重复,改正讹误,调整编次、补充详实。后又收集佚遗,做《补遗》一卷。当然丁书亦有疏漏,如《诗考》引韩诗《燕燕》,称为“卫定姜归其娣送之而作”,下注李适仲称“定姜归其妇”。范处义《补传》称:《列女传》以《燕燕》为定姜送妇作,丁晏批注说,“范与适仲逸斋说正合”。其实,刘向《列女传》多以鲁诗为本,认为是韩诗不知有何根据。况且宋代韩诗早已失传,王、范均未目睹,所言大抵只是道听途说。另外,一家说“归其娣”,一家讲“送妇”,怎能说“两家更合”?据《列女传》,“娣”是“妇”字之讹。但瑕不掩瑜,丁晏此书对后来学者是一本十分有益的参考书。现存版本为《六艺堂诗礼七编》本。

猜你喜欢

  • 张康侯诗草

    十一卷。清张晋(约1666年前后在世)撰。张晋,字康侯,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任丹徒县知县。著有《张康侯诗草》。是集凡十一卷。其中第一卷为《黍谷吟》,第二卷为《

  • 文字审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此书取李焘《说文五音谱》抄其大略,仍以李焘的分部为序,却不标部的名称。篆文笔意很圆滑,隶书字字皆从古书。盖为偶然抄录,自备检核之用,非欲著书问世。《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

  • 四游记

    不知编者何人。小说合集,汇编明代四种神魔小说,所叙都是佛道两教神怪故事。成书时间有先后,语言风格也不统一。《东游记》一名《上洞八仙传》,又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两卷五十六回。署名“兰江吴元泰”,作者生

  • 缑山集

    二十七卷。明王衡(1564-1607)撰。王衡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年能诗善书,名动海内。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

  • 文渊阁书目

    四卷,明杨士奇编。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世,谥号文贞,江西泰和人,目录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以教读私塾自给,游学于湖南、湖北一带。明惠帝建文初年(1399),被

  • 左氏摘奇

    十二卷。宋胡元质撰。元质字长文,平江府长洲县(今江苏吴县)人。幼颖悟,中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礼兵部郎官、给事中,出知和州、太平州,迁江东安抚兼知建康府,四川制置使知成

  • 文筌

    八卷。附《诗小谱》二卷。元陈绎曾(约1329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文说》辞目)。是编分古文小谱、四六附说、楚赋小谱、汉赋小谱、唐赋附语五类,体例繁碎,大抵妄生分别,强立名目,殊无精警。诗小谱二卷

  • 春秋三传揭要

    六卷。首一卷。清周蕙田撰。蕙田字蓉裳,玉峰(今安徽贵池)人,著有《五经揭要》,该书即其中的一种。《春秋三传揭要》共六卷,卷首罗列《春秋王朝世次》及《各国世次》,不入卷次。该书大体上是为士子应付科举考试

  • 水利营田图说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见《畿辅水利辑览》条。考此书之作,大旨以为当时水田虽已兴修,而水利之赢缩无常,或有改为旱田者,恐遗迹渐湮,日久则难求访。故取直录各州县之舆地形势及河道源流,计里开方,为图说一

  • 书经衷论

    四卷。清张英(详见《易经衷论》)撰。此书不载《尚书》全文,仅于每篇标立题目,逐条说解。其所说解,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该书说解,博采前人旧说,不为门户所拘,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