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清张鸿桷(生卒年不详)辑。鸿桷,字晋柯,浙江镇海(今镇海)人。这本书的开头首先列举讲授的师承及授受系表,为定海黄式三、黄式三的两个儿子以愚、以周、黄式三的三个孙子家辰、家岱、家桥,以及门下弟子及
三卷。明朝管志道(生卒年不详)撰。除此书外,还撰有《孟义订测》已著录。《剩言》一卷、《附录》一卷。《觉迷蠡测》一书,旨在阐发佛理。以自序中所书江阳段侯幻然子传来一札为由,书展“大觉起迷之生相及老释差殊
十卷。明郭秉詹(生卒年不详)书,清叶梦龙(1775-1832)觅工精刻。郭秉詹,字廷执,工于书法,隐居不仕。叶梦龙字仲山,号云谷,南海(今广州)人;叶梦龙喜好书画,结交一时名流,此帖便是承人之托的产物
二卷。陈启彤撰。启彤字筦侯,江苏泰州人。是编卷首冠以凌文渊序及宣统三年(1911年)仲春作者自序。末有率群附识。卷分上下,各冠以目。旨在增广《新方言》所未备。每一词条皆征引古训,其中以《说文》为主,间
二十八卷。清王宗耀撰。王宗耀,清末叶人,原名宗垚,字浚哲,又字恂德,号笋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失考。贡生。他少负异禀,自学为诗;家贫境啬,而意气自如。《愿学堂诗钞》是其邑友编定,收王宗耀生平
十二卷。明姜宝(1514-1593)撰。宝字廷善,一作惟善,号凤阿,江苏丹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姜氏以程子《易传》主理,朱子《易本义》主占,开始颇有怀疑,继而研究十五年
清宋朝桢修,陈传弼纂。宋朝桢,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潍县知县。陈传弼,邑人,举人出身。按潍邑志,共三修,即明万历、清康熙和乾隆两朝。潍县自古为文化名邦,而邑志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张耀壁重
一卷。明朱朝瑛(约1640年前后在世)撰,朝瑛字康流,号美之,浙江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年间进士,官至制司主事。著有《读七经略记》、《累衍杂述》、《正谊堂稿》、《金陵游草》等书。该编共包括古今体诗
一卷。明顾璘(1476~1547)撰。顾璘,字华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颇负才名,金陵三俊、金陵四大家之一,喜诗好友,著有《浮湘集》、《山中集》、《
十五卷。《后补补遗》一首。黄节(1873-1935)编选、笺释。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广东顺德人。晚年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此书选录汉魏乐府诗一百九十六首,为之笺释。黄节认为汉魏乐府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