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此书为吴大澂论述金石的有关书信,计三十多件。书信大多不具年代,只具月日。惟自兴安至商州道中所寄之书,署甲戌仲冬(1874)。还有自东边所寄一信,内
见《航澥遗闻》。
无卷数。明韩邦奇(详见《易学启蒙意见》)撰。《禹贡详略》对《尚书·禹贡》加以注释,注语浅近,详略不。据书前著者小引可知,其略者为初学子弟作,其讲说者为举业作,其详释者为进一步研考作。书后蓟门欧思诚跋语
见《金华子》。
五卷。周商鞅(约前390-前338)撰。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故又被称为公孙鞅或卫鞅。曾在魏相公叔痤家做过家臣,后入秦国,辅佐秦孝公。初为左庶长,很快升为大良造。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三十三卷。清段玉裁(1735-1815年)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段氏为戴震弟子。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
① 四卷。清周於礼(1720-1779)辑。周於礼,字绥远(一字亦园),号立崖,云南嶍峨(峨山彝族自治县)人。乾隆十六年(1752)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周於礼书法以苏轼、米芾为宗,笔势雄伟。除该法帖
二卷。明陈器(约1430前后在世)撰。器字德器,自号三石山人,生卒年均不详。浙江临海人。正德九年(1415)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尝得三奇石,置之别业以把玩,遂自号三石山人。著有《石居漫兴稿》二卷,本书
五十六卷。明臧懋循(生平见《唐诗所》条)编。临朐(今山东潍坊)冯惟讷曾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又增以汉、魏迄于陈、隋诸诗,总名为冯《古诗纪》。懋循是编,实据冯惟讷稿本。冯惟讷书以诗隶人,以人隶
三卷。清陈鼐撰。陈鼐字作梅,江苏溧阳人。此书仿系传之体,宗程子之说,并参用汉儒消息、错综之法,对周易加以解说。主张抑阴扶阳,劝善惩恶,广泛征引历史事实,与周易意旨相参证,以达劝化世俗的最终目的。前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