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绣水王氏家藏集

绣水王氏家藏集

五十二卷。清王相(?-1851)辑。王相,号惜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王氏家族自清代顺康至嘉道二百年间,文章科第显于浙中。除王益朋曾有专集行世外,余大都散佚,王相于道光年间,广为搜罗散失,整理成诗文集二十六卷,其中有王益朋撰《清贻堂存稿》四卷;王士骏撰《清贻堂剩稿》一卷;王琦撰《清贻堂剩稿》一卷;王霭撰《偷间集剩稿》一卷;王霭撰《安流航存稿》二卷;王玑撰《复初集剩稿》一卷;王元鉴撰《鹅溪草堂存稿》六卷;王锦撰《兰堂剩稿》一卷;王铮撰《憺园草》三卷;王桢撰《橘香堂存稿》二卷;王相族伯祖母吴孺人撰《清闺遗稿》一卷;王桢撰《絜华楼存稿》三卷。并附刻王相撰《无止境存稿》六卷、《无止境俗续成稿》六卷、《乡程日记》一卷。以上各卷以诗为主,并附以策问、奏议、古文、词赋。此外有王褧之撰《芬响阁初稿》十卷;王褧之撰《续乡程日记》一卷,咸丰九年(1959)刊;陈瑶撰《芬响阁附存稿》一卷,同治七年(1968)刊;王洁撰《双红豆馆遗稿》一卷,光绪二年(1876)刊。今有清咸丰五年(1855)王褧之刊本、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

  • 楚辞协韵

    十卷。附《读骚大旨》一卷。明屠本畯(详见《楚辞草木疏补》)撰。本书卷首有沈九畴序,黄姬小序。屠氏《读骚大旨》目录: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

  • 两广奏草

    十六卷。叶盛撰。叶盛(见《叶文庄公奏疏》)。《两广奏草》原与其他奏议合为一编,后来单独刻印。此奏草是叶盛于天顺二年(1458)巡抚两广时所上疏稿。书前卷首有嘉靖辛亥(1551)张寰的序,称叶盛著作颇多

  • 大学稽中传

    三卷。明李经伦撰。李经伦事详《礼经类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共十章,一为“稽中”,二为“原明”,三为“稽圣经”,四为“原敬”,五为“慎致知之要”,六为“原内外动静之合一”,七为“原诚意”,八为

  • 元品录

    见《玄品录》

  • 山窗余稿

    一卷。元甘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克敬。余干(今属江西)人。甘复生当元季,元亡后遁迹以终。著作散佚,仅存手墨于同里赵石蒲家。包括文数十篇,诗十余首。明成化中,石蒲孙琥编定刊行。附有琥跋。此集篇幅不多

  • 初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1580-1644)编撰。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一号稚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鸟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明末文学家。少壮时于科场不得意,专以著书和刻书为业。五十五岁时,授上海县丞,署理

  • 针灸大全

    十卷。明杨继洲(1522-1620)撰。又名《针灸大成》。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杨氏少年时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转而承继家业,于嘉靖年任侍医,隆庆二

  • 怀清堂集

    二十卷。清汤右曾(1656-1722)撰。汤右曾,字西崖。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诗人、书画家。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曾诗才出众,与朱彝尊并为浙派首领。

  • 张氏易学十一种

    西十四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张惠言字皋文,号茗柯。儿童时代便能读《易》,年14作童子师。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历官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精散文,工诗词,为常州词派的创始人。又与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