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籍纂诂

经籍纂诂

一百六卷。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生平热衷兴办教育、提倡学术,创立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精文字训诂,旁及金石、天文、历算、舆地之学。著《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经解》等书。校刻《十三经注疏》,著《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汇刻《清经解》等。《经籍纂诂》乃阮芸台于乾隆乙卯年(1795年)督学浙江时,遴选两浙通经文士几十人,由阮氏手定凡例,诸人分书编辑,臧镛堂、礼堂兄弟总纂其事,凡历二年,于嘉庆三年(1798年)完成付刻。后又完成“补遗”,今通行本已将“补遗”析附每字之末。我国训诂著作虽多,在清以前尚无汇古人训诂为一书者,《经典释文》虽近之,但陆氏本为随文注释,并非专意搜罗。阮氏之书则专意“网罗前训,征引群书”,遂成此训诂总汇。《经籍纂诂》编次文字,依照《佩文韵府》办法,按平水韵一百零六韵系字,每韵为一卷。归字以《佩文韵府》为主,《佩文韵府》未载之字,则据《广韵》补录,《广韵》未载之字则据《集韵》补录。一字数音,则各审其反切,归入各韵。单纯复音词,归入第一字之韵,如“崔嵬”,按“崔”字音归入灰韵。每字之下汇集唐代以前诸家故训,其次序是先本义本训,如一东:同,合也;隆,高也。或存声训,如一东:东,动也;风,氾也。次列引申义,或展转相训者,以及假借之义;名物象数则又次之。其训诂繁多,名物丛集者,先后之次略依《尔雅》十九篇之目。各义项之下,皆注明出处。义项与义项之间以圆圈隔开。所引故训,皆照录原文,不增减改易。所引群书,按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经部书复仿《经典释文》之次,按《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的次序排列;《尔雅》为训诂之祖,举而冠诸《方言》、《广雅》之前;《孟子》列于荀卿、扬雄之上,以示尊崇。所引两汉碑碣及古人名字,则放在最后。是书体例谨严,搜辑宏富,大抵唐以前训诂俱己备载无遗,故“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所谓握六艺之钤键,廓九流之潭奥者矣。”(王引之序)是书于诸词诂解,虽无创新,但于检索故训,是一部非常实用方便的工具书。“是编出而穷经之士,焯然有所遵循,乡壁虚造之辈,不得腾其说以炫世矣”(《郑堂读书记补逸》)。然“此书采辑杂出众手,传写亦己数过,讹舛之处或亦不免。凡取用者,宜检查原书以期确实。至于遗漏谅亦不少”(《凡例》)。后来虽然续编了“补遗”,但仍有不少遗漏,讹舛亦有之,如微韵“几”字下漏引《后汉书·陈宠传》注“几者事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一条;文韵“军”字下漏引《左传·宣公十二年》“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注:“军实,军器”一条。支韵“为”字下引《左传·成公十年》“秦伯使医缓为之”注:“为犹治也”,“十年”误为“十六年”。震韵“讯”字下引《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注,既误删“郑子家使”四字,又误“十七年”为十二年。是书有扬州原刻本、江宁局本,常见的是清末上海文瑞楼等的影印本和1936年世界书局的影印本。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及成都古籍书店均有新印本,各附目录索引,部分弥补了原编检字之难。1982年中华书局精装影印本,又增同字异体表。

猜你喜欢

  • 金乡县志略

    十二卷,首一卷。清李垒纂修。李垒,邑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曾任湖北通城县知县。金乡县志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县令沈渊重修后,乾隆间又重修一次,其后近百未有续修者。在此期间,社会、风俗、经济

  • 承德县志书

    二卷。清金正元增修,张子瀛、闻鹏龄增纂。金正元,宣统二年(1910)请补开通县知县,署承德县知县。张子瀛,留奉补用县丞。闻鹏龄,候选巡检附生。承德县,即今辽宁沈阳市,清康熙三年(1664)置。向来无志

  • 钦定翻译五经

    五十八卷。清乾隆帝因满人不通汉语,儒家经典不易在满人中传播,遂效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命人将《孝经》译成鲜卑语(称《国语孝经》)故事,在乾隆二十年,命人把儒家经典译成满文。因《四书》为初学所必读,故先

  • 春秋握诚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握诚图》。诚为天道,王者应该掌握,有图相配,故名《握诚图》。其中载“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史记·高帝本纪》正义引),

  • 留余堂记

    四卷。明潘季驯(1521-1595)撰。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御史。累迁工部尚书。其平生功业,在于治河。作有《河防一览》。《留余堂记》等。是集诗

  • 餐秀集

    二卷。清黄千人(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黄千人字证孙,余姚(今浙江绍兴)人,黄宗羲之孙,生卒年均不详。黄千人官泰安县丞。工诗。著有《餐秀集》。是集凡二卷。为其同官觉罗普尔泰所刊。前有普尔泰序、颜懋价

  • 伤寒论注 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

    《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清柯琴(生卒年不详)撰。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慈溪(今属浙江省)人,后迁居吴之虞山(今江苏常熟),生平事迹,文献记载不多,从孙介夫、冯明五等为其《伤

  • 丹稜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顾汝萼修,朱文瀚等纂。顾汝萼,曾任丹稜县知县。朱文瀚,生平不详。丹稜县志创修于康熙时,乾隆二十年(1755)县令张晓村、邑人彭遵泗重修。彭遵泗,字盘泉,雍正进士,由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官至

  • 孝经章句

    一卷。撰人佚。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是书《隋唐志》均不载。今辑本凡三十四条,均辑自《开元占经》。是书大旨言五星及列宿占验事,属纬谶类。是书所引虽只是断锦零纨,足资研究者也不少。如云“东壁

  • 古本大学通解

    二卷。清聂镐敏撰。镐敏字京圃,湖南衡山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太子洗马。是书首有镐敏自序,认为程朱表章发明之功诚不可泯,但更改补辑则有不妥。是书体会贯通,复古本之旧说,识经传之定界。对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