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渠礼论

石渠礼论

一卷。汉戴圣(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戴圣,字次君,梁(今河南商丘)人。以博士论石渠,官至九江太守。与戴德俱受礼于后苍,时号小戴,传礼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事迹见《汉书·儒林传》。是书即《汉书·艺文志》礼家中之议奏三十八篇,而自注《石渠论》者;《隋书·经籍志》称《石渠礼论》四卷,后遂不见著录。案宣帝时,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其姓名可考者施雠、欧阳地余等二十三人,议奏见于《汉志》、《书》、《礼》等一百五十六篇,惟《易》、《诗》二经失载,详钱大昭《汉书辨疑》;自元康中始讲至甘露三年(258),积十余年,始召萧望之等平议于殿中,详周寿昌《汉书注校补》。马国翰序亦及此,然征引颇多疏略,当据钱、周说订之。戴圣撰集《石渠论》,犹班固撰集《白虎通义》。班书书例不标各人姓名,间有脱佚,而大体完具;此书各经已佚,即礼论亦只存若干条,而戴圣及韦元成、萧望之、闻人、通汉、尹更始、刘向、梁丘临七人之论及帝临决,讫今犹如昨日事,则辑佚之功大也。然采辑中也有漏衍,如“乡人合乐”节闻人说前,《通典》有“戴圣日乡射臣而合乐者质也大射人君之礼仪多故不合乐也”二十五字,不知何以缺略;又《续汉·舆服志》刘昭注引《石渠论》论无冠朝服,戴圣曰:无冠委貌也,朝服布上素下,缁帛带,素韦韡。政和《五礼新仪》十一引《石渠论》议主人不敢自专,请宾共成也,亦谓人之父耻自成其子故清宾也,皆未引。而吉凶不并条,并郑驳异义语“玄之闻也”四字,为滥入。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周子

    卷。吴周昭(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昭字恭远,颖川人,官中书郎。附见《吴志·步览传》。《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周子》九卷,失传。《唐书·经籍志》不著录,佚已久矣。《太平御览》引周昭新撰,即指此

  • 论语论略

    一卷。清张恩蔚撰。恩蔚字冰王,慈元人。著有《大学阐要》、《中庸阐要》。其盛赞《论语》,称孔子为天生至圣,开万世学人之宗。之所以后人徒托空言,未能使孔子之思想实用,是因为后世诸家因私意曲解其学,各自把持

  • 后汉书辨疑

    十一卷。清钱大昭撰。钱大昭,有《汉书辨疑》已著录,《后汉书辨疑》体例与他所撰著的《汉书辨疑》大体上相同。统观全书,卷四《安成孝侯赐传》“同抛财产”,引《史记·三代世表》“抛之山中”,证论“抛”字不是古

  • 新疆外藩纪略

    二卷。旧题椿园氏著。椿园氏清人,生卒年不详。一生四海宦游,生于燕,而官于秦晋齐楚吴越,南及岭表,东越医无闾,渡辽水而游,壮年复西出阳关,逾河源三千余里。此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03年)。分上、下两卷

  • 常州先哲遗书

    二集,七十四种,七百四十四卷。清盛宣怀(1844-1916)编。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官至邮传部尚书,家富藏书。常州一带学术,历史上便有盛名,到清代独标常州学派,著述极丰,后经战火,多有散

  • 南汉记

    五卷。清吴兰修撰。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今山东省梅县)人。此书前有道光十五年武进李兆洛序,大意称南汉地僻朝陋,私史缺如,宋人纪载有新、旧《五代史·九国志》、《隆平集》、《东都事略》,都是根据各自见闻

  • 文洁集

    四卷。明邓以赞(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邓以赞,字定宇,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以赞早以孝行而闻名。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为世所重,而无所著述。此本

  • 金匮要略注

    四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金匮要略》自林亿从张机《伤寒论》中辑录校订出来之后,为之作注者,元明以来不过寥寥数家,其中较好的注本有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有论有注,较为详赡。张氏此

  • 呻吟语摘

    二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今属河南)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襄垣知县、户部主事、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刑部侍郎等职。万历二十五年(

  • 温疫论补遗

    《温疫论》二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1582-1652)撰。吴有性字又可,吴县(今属江苏)人。居太湖洞庭山。崇祯六年(1633),河北、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疫病流行,时医用伤寒证治之不效,死者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