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盾鼻余沈

盾鼻余沈

一卷。清左宗棠(1812-1885)撰。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清末湘军统帅,洋务派首领。初入湖南巡抚路秉章幕,咸丰十年(1860)由曾国藩推荐,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咸丰十二年(1862)初任浙江巡抚,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先后攻陷严州(今建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同治三年(1864)又陷杭州。旋进军漳州和嘉应州(治今广东梅州)镇压太平军余部李世贤、汪海洋。同治五年(1866)依靠法国人日意格开办福州船政局。同年调陕甘总督,进攻捻军,派胡光墉在上海借外债和购买军火。后又率军镇压西北回民军,先后夺取董志原、金积堡、太子寺、肃州(治今甘肃酒泉)等处。光绪元年(1875)督办新疆军务,率兵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光绪七年(1881)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著有《左文襄公全集》。左宗棠久在兵间,偶有撰述,命胥录副而自题以此名。光绪七年(1881),左宗棠由甘肃被召入朝,道过陕西,陕西按察使沈某为之付刻,次第不免凌乱,抵京以后,其幕客柳葆元易策励乃检原校本,重付刊刻,即此本。据目录共为诗文四十八首,后又续刻四首,实五十二首。卷首三篇为题孙侍讲苍筤谷图诗一首,前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居墓志铭一首,箴言书院碑铭一首,实皆作于典兵之前,与书名不符。左宗棠恒录以应客,为其惬心会意之作,故并录入。卷中诗如题孙侍讲苍筤谷图、军次龙邱九日作,题邓完白先生日观峰图、泛舟泉湖,诸篇皆昂头天外,迥不犹人。侯官(今福建闽侯)陈衍辑近代诗钞,评宗棠诗有扶风篆士之风,良为确当。文如祭胡文忠公文,委曲真挚;敕修西岳庙碑,高古简洁;送刘克庄南归养亲叙,序次娓娓,皆为佳构。有光绪七年(1881)柳葆元录刊本。

猜你喜欢

  • 敬一堂法帖

    三十二卷。清蒋陈锡(生卒年不详)辑。蒋陈锡,字雨亭,生平籍贯不详。该帖刻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6),共三十二卷,其中唐宋真迹为七卷,元人真迹为十一卷,明人真迹为十四卷。该法帖中收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

  • 史通评释

    二十卷,明李维桢评,郭孔延附评并释。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京山(今湖北京山)。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迁提学副使,天启初,以布政使致仕,后来,又被召回修《神宋实录

  • 清源乡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王勋祥修,王效尊纂。王勋祥详见《徐沟县志》。《清源县志》自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和羹及邑人王灏儒创修后,至光绪八年(1882)已二百余年,无人正式续修。然乾隆二十九年(1764)

  • ■书堂笔录

    六卷。清代郝懿行撰。此书分“记异”、“志怪”、“博闻”、“绎古”、“砭俗”五类。内容有的作者根据见闻随笔而录,有的是转抄于古籍,有的条目还附有作者的考证。有《郝氏遗书》本。

  • 迩言

    十二卷。南宋刘炎(生卒年不详)撰。刘炎字子宣,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精于理学。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

  •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

  • 红香馆诗草

    二卷。清恽珠(1771-1833)撰。恽珠,字星联,别字珍浦,晚号蓉湖散人,江苏阳湖人。恽毓秀之女。嫁完颜氏。恽珠十岁能诗,十三工紩绣,善绘事,闺中有“三绝”之目。著有《兰闺实录》、《清朝女士正始集》

  • 读贾谊新书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四种,此书以史汉补校的。《审微》篇“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鸿厌谓“逐”为“起”字之误。《容经篇》,“在小不实,在大不窕,”庆谓“实”为“塞”字之误。其说甚精。

  • 论语义疏

    二十卷。清马时芳撰。时芳字诚之,号平泉,又号见吾道人,禹州(今河南禹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副榜。其学以陆王为正宗,尤重于诚意慎独。是书大意为圣人立言之旨乃人涉身处世义理之权衡。《义疏》不守汉

  • 翠寒集

    一卷。元宋无(1260-1340)撰。宋无,字子虚。苏州(今属江苏)人。曾举茂才不就。此集为无晚年自定,子振为序并刻之。“统观其集,七言古体纯学李贺、温庭筠,时有隽语。乐府短章,往往欲出新意,而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