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识渊博,对中国史料学、古文字,韵学、戏曲均有研究,参与《浙江续通志稿》编纂,撰有《浙江通志考异》。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在西北地理和蒙古史料研究方面也有重要贡献。1925年起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投昆明湖自杀。其著作多达六十余种,有《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王国维先生遗书》等。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五月,诏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白动西行使高昌,(今新疆吐鲁蕃东)。前后经历三年,至雍熙元年(984)四月始归京鲁师,叙其行程,《宋史·外国传》载之,但不及王明清《挥尘前录》详赡。此篇王国维《宋史》为主,以《挥尘前录》疏校于下方,又据李寿《续资治通鉴》宋琦疏,以释蕃语“打当”之义,甚明确,可称善本。因《挥尘前录》为通行丛书本,颇多误字,以汲古阁影印宋抄本正之,如“遗以财产”,汲古本“产”作“货”;“入尚衣锦绣”,汲古本“尚衣”为“衣尚”;“唐时浩敕”,汲古本“诰“作“诏”;“可为绵”,汲古本“”之后有“帛”字;“重者三斤”,汲古本“重”字前有“尾”字等诸处,文义俱较宋史为长,而是卷未校出。又有《挥尘前录》载王廷德自叙,《宋史》失载,也应补列卷首,以见王廷德述作的意旨。缘此书王国维校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时所作,当时忽卢校录,故有此失。上虞罗氏印行时,与杜环《径行记》等同列,改名为《古行记四种》,此改从初名,故裁篇别出,仍以校注名书。

猜你喜欢

  • 中庸私解答问

    一卷。清徐润第(详见《中庸私解》)答,问者署名静生。静生姓张名廷鉴,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是书分前解与续解两部分,前解共二十六段,续解共十九段。提问详细,回

  • 鹤溪文稿

    不分卷。清王鸣韶(1732-1788)撰。王鸣韶初名廷谔,字鹗起,以有田在太仓之鹤溪,又号鹤溪子。钱大昕《潜研堂集·鹤溪子墓志铭》称其眉目如画,举止有名家风度,漂染家学;又称其侍二亲甚谨,而学日益进。

  • 钱子测语

    二卷。明钱琦(生卒年不详)撰。钱琦,字公良,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知盱眙县。力御流寇,邑赖以全,后升临江知府,调思南府,请老归。著有《钱子测语》、《祷雨录》、《东畬集》等。《

  • 声律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瑶田于乐独有研究,且精于算学,所著有《乐器三事能言》、《声律小声》、《琴音记》等。其所著《琴音记》由算以得数,由数以得音。琴长三尺六寸,自中分而递分之,至于三十六,乃次第其所分者,而

  • 读说文杂识

    一卷。清许棫(生卒年不详)撰。许棫字梦西,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是出乃是随手札记,或录他人之说,或记自己之见,亦有本系他人之说,即以为自己所有者,如“衣”字以为当是象衣之形,此乃明朝人之说。力除改篆文

  • 音学十书

    清江有诰撰。江有诰(?-1851)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年二十二为学官弟子,无意举业,遂专志古学,杜门著述。尚著《说文六书录》、《说文分韵谱》、《古韵总论》、《音学辨讹》、《江氏字学叙录》、《唐

  • 佛说阿弥陀经义述

    一卷。唐代释慧净撰。慧净生平事迹详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辞条。《佛说阿弥陀经义述》旨阐,独以为如来自发起(《阿弥陀经》),即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已下为正宗。依经开三分,一由序,二正体,三流通。三分例二

  • 知稼翁词

    一卷。宋黄公度(1109-1156)撰。黄公度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官至考功员外郎。黄公度所作词一卷,在其《知稼翁集》业已有载,此则毛晋所刊之别行本。所收词仅十三调

  • 龙树菩萨传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343-413)译。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详见《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条。《龙树菩萨传》一书为传记体,详载龙树生平事迹,及一生

  • 职方考镜

    六卷。庐传印撰。庐传印,湖广祁阳(今属湖南祁阳县)人。传印少负卓颖之才,久试不第,年入四旬,遂放浪形骸,遍游名迹,参照《大明一统志》,写成《舆地一览》一书,署勅赠逸史文翘庐传印汇编。后十余年,其子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