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录碎事

海录碎事

二十二卷。宋叶廷珪(生卒年不详)撰。叶廷珪字嗣忠,崇安(今福建省,建安县)人,政和五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寺丞。因与秦桧不和,请求出任泉州。王之望《汉滨集》称赞叶廷珪的学问非常广博。这本书就是一部编辑类事之书。《闽书》称赞叶廷珪性格非常喜欢读书,一旦听说谁家有特别的书,都要去借来读,又一定要读完。常恨无赀,不能尽写。因此作了数十大册,选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在泉州期间,公务之余编辑此书,二十二卷,七十五门。事多新奇,未经前人引用。叶廷珪自序与他书记载,多有不同。也许后人多有窜改,今见已非旧本。其书每条仅标三数字,其注亦不过三数语。盖义存约取,故以“碎事”为名。有《四库全书》本。1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刊本。

猜你喜欢

  • 红罗镜杂剧

    清傅山(1602-1683)撰。傅山字青竹,改字青主。明亡后,穿朱衣,居土穴,坚决不出仕清朝。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强征至京,以死拒绝就任,放还。家居以行医为业,诗文书画皆有盛名。著有《霜红龛集》等。《红

  • 赐书堂集

    四十卷。清翁照(1676-1755)撰。翁照,字朗夫,一字霁堂,江阴(今江苏常熟)人。乾隆丙辰(1736)荐博学鸿词,因病不试,后又以经学荐,不遇。翁照性醇谨,不作妄语,与大学士嵇曾筠、高斌并称老友,

  • 二徐书目合刻

    二种。王存善辑。所谓“二徐”,指昆山徐乾学、徐秉义。二人均为清代藏书家,徐乾学命名藏书之所为传是楼,其义盖取其教诲诸子“所传者惟是矣(指藏书)”语。徐秉义之藏书处名为培林堂。《二徐书目合刻》二种为《传

  • 李文贞公全集

    三十九种,一百五十八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所收书大部分为李光地著作,有的且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余著作一类为李光地辑注书,如《握奇经订本》一卷为李光地注,《二程子遗书纂》二卷、《外书纂》

  • 柳庄先生诗集

    一卷。明袁珙(1335-1410)撰。袁珙,字廷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其精相人之术。永乐初拜太常寺丞。所居多植柳树,故人称柳庄先生。袁珙本士族,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世称菊庄先生。袁珙博学多

  • 诸儒文要

    八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共八十篇。而朱子与守仁居其半,皆讲学之言。《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横山乡人类稿

    十三卷。清陈庆年(1863-1929)撰。陈庆年字善余。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清末举人。江阴南菁书院肆业。后选段江浦县教谕。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端方保举,任内阁中书。旋入张之洞幕府,管摄两湖学务

  • 共读楼书目

    十卷。清国英编。国英(约1821-1890),满姓索绰络反出身没落世勋之家,幼时家贫,二十岁左右补为枢曹。同治三年(1864)与朋友共创崇正义塾,后屡蒙恩擢,所得俸银悉用购书,所藏亦渐为丰富。光绪二年

  • 袌碧斋词话

    一卷。清陈锐撰。陈锐生卒里贯未详,著有《袌碧斋诗集》。此书为其论词之作。陈锐宗尚柳屯田,与郑文焯同旨,最为有识。论古今词风,述方言俗语,明四声韵协,皆有独到之处。但周邦彦《大酺》云:“未怪平阳客,双泪

  • 别雅订

    五卷。清许瀚撰。许瀚字印林,日照(今山东日照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峄县教谕。博通经史及金石文字,尤精于训诂、校勘,龚自珍称其为北方学者第一。尚著《许印林遗著》一卷,曾校《说文义证》并